[实用新型]一种乳腺外科术后托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122595.1 | 申请日: | 2020-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9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娜萍;方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03 | 分类号: | A61F5/03;A61M35/00 |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 地址: | 213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腺 外科 术后 托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腺托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腺外科术后托架,解决了现有的乳腺外科术后托架无法满足不同病人使用需求的缺点,包括两个乳腺托架,两所述乳腺托架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束带,两所述第一束带的外部套设有第一调节壳体,乳腺托架的另一侧连接有扎带,乳腺托架的内壁通过螺丝连接有弹性带,其通过弹性带螺丝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端部连接有第二束带,两两所述第二束带的外部套设有第二调节壳体,乳腺托架的内壁还胶黏有粘带,其通过粘带粘黏有衬托气囊垫,转动第二调节壳体内轴承连接的调节轴即可改变两第二束带之间的间距,改变各个连接片与第二调节壳体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胸部大小的患者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腺托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腺外科术后托架。
背景技术
乳腺外科为临床外科学下二级学科普外科的亚专科,主要针对乳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包括乳腺良恶性疾病的手术及乳腺整形手术。尤其是乳腺良肿瘤的手术及乳腺整形手术后,乳腺局部区域需要托架来支撑,既防止创面渗液、出血,也可以保持乳房的塑形。
在保持胸部状态的时候,需要用到专业的托架,但是现在市面上的胸部托架在使用的时候,无法适应不同患者的使用,对有些病人的术后胸部固定效果很差,但是若为了满足医院的不同病人的使用生产不同大小的托架,则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乳腺外科术后托架无法满足不同病人使用需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乳腺外科术后托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乳腺外科术后托架,包括两个乳腺托架,两所述乳腺托架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束带,两所述第一束带的外部套设有第一调节壳体,乳腺托架的另一侧连接有扎带,乳腺托架的内壁通过螺丝连接有弹性带,其通过弹性带螺丝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端部连接有第二束带,两两所述第二束带的外部套设有第二调节壳体,乳腺托架的内壁还胶黏有粘带,其通过粘带粘黏有衬托气囊垫;
所述第一调节壳体和第二调节壳体的内部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的外部套接有棘轮。
优选的,两所述扎带的端部外侧分别缝制有相对应的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衬托气囊垫的一侧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端部延伸至乳腺托架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壳体和第二调节壳体的板面内壁均胶黏有橡胶顿搓块,所述调节轴的外部套接有与橡胶顿搓块表面接触的凸块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的一侧表面均开设有与棘轮表面轮齿啮合的齿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壳体和第二调节壳体的板面内壁均开设有导槽,所述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的外侧设置有导槽对应的导条。
优选的,所述乳腺托架的内壁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第一调节壳体和第二调节壳体的一侧均胶黏有缓冲棉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旋转第一壳体内转轴连接的调节轴,可调节两第一束带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改变两乳腺托架间距的功能,并在两乳腺托架的另一侧缝制连接扎带,扎带表面缝制有子母魔术贴,适应不同患者佩戴托架的需求。
2、转动第二调节壳体内轴承连接的调节轴即可改变两第二束带之间的间距,改变各个连接片与第二调节壳体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胸部大小的患者使用需求。
3、转动调节轴的过程中分别带动第一束带和第二束带实现反向同步传动,第一调节壳体和第二调节壳体的板面内壁还胶黏有橡胶顿搓块,转动调节轴的过程中,其外部套接的凸块环与其碰触,产生摩擦和错位,产生顿挫的手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1225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科护士用护理用雾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量液体中Hg的蒸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