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线管过桥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6324.3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2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山市雄富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司晓蕾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管 过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线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穿线管过桥弯,包括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所述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插口,所述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另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承口,所述上半管体上的插口和承口与下半管体上的插口和承口卡接,所述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的中部的两端设有定位块和定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设计成相同的结构形状,二者一边为承口,一边为插口,从而达到结构方便制作,且通用性强,不需要用特定的两块管体进行组装,且将承口和插口设计在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的外壁,从而使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的内径一致,保持内部圆滑的弧形,不影响穿线管的穿线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线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穿线管过桥弯。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存在两种过桥弯管件,一种是一次注塑成型的过桥弯管件,另一种是在加热的情况下直接弯曲管材,形成的过桥弯管件,市场上大多的穿线管弯头都是电工师傅手工弯曲成型,其步骤是:先测量尺寸,然后切管下料,结合弯管器开始弯曲,弯曲后尺寸不对,继续调整;由于管子材料韧性差,在弯曲的过程中管子有可能被拉裂或折断,导致弯管失败。这种操作方式即费力气又浪费时间,而且手工制作出来的弯头尺寸千变万化,弯曲部位有拉伸的痕迹,影响整体布局的美观。
目前专门的一次成型的穿线管过桥弯,在具体操作时会出现穿线位置及操作不便的问题。也有一种过桥弯,采用左右半个的结构,在其中一个端口设有承口,另外一个端口采用插口,左右部分通过承口和插口连接,该技术方案比现有结构在操作上提高了灵活度,但在实际使用中,同样存在位置定位难,尤其在位置处于角落或连接不方便的场合,其操作还是非常不方便,给施工中穿线带来困难,另外,由于其承口和插口的结构连接,也减少了穿线管的内径,横截面的内径尺寸都不相同。同时由于其一体化结构,由于工艺问题,通常会出现端口位置的内径大,中部内径小的问题,使得经本过桥弯管件,内径缩小而导致穿线阻力增加,造成穿线管的穿线量减少。
所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穿线方便、灵活、效率高的穿线管过桥弯。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线管过桥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穿线管过桥弯,包括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所述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插口,所述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另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承口,所述上半管体上的插口和承口与下半管体上的插口和承口卡接,所述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的中部的两端设有定位块和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的结构完全相同。
优选的,所述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的形状为圆滑的半圆形,所述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组装成圆滑的弧形管状。
优选的,所述上半管体上的定位块和定位槽与下半管体上的定位块和定位槽插接。
优选的,所述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横向加强筋,且横向加强筋界面的形状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纵向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线管过桥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设计成相同的结构形状,二者一边为承口,一边为插口,从而达到结构方便制作,且通用性强,不需要用特定的两块管体进行组装,且将承口和插口设计在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的外壁,从而使上半管体和下半管体的内径一致,保持内部圆滑的弧形,不影响穿线管的穿线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山市雄富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江山市雄富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6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