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皮双通道内镜骨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4902.X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7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彦;昌耘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02 | 代理人: | 万鹏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通道 内镜骨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皮双通道内镜骨凿装置,其包括:外套筒,设有两端开口的容纳腔;内套筒,具有上端和下端,内套筒设有收容腔,下端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下部开口,内套筒穿设于容纳腔内;骨凿,穿设于收容腔内并从下部开口伸出,骨凿的靠近下端的一端设有凿刃部;驱动组件,与内套筒连接,驱动组件用于沿着从上端到下端的方向撞击骨凿。在手术时,医生可以一只手扶持外套筒,另一只手握持内套筒并操控驱动组件使其撞击骨凿,可以增加敲击骨凿的力度,提高凿骨的效率,经皮双通道内镜骨凿装置可以单人操作,由此,可以降低因多人配合不协调而产生的手术风险,且能够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经皮双通道内镜骨凿装置。
背景技术
在骨科外科手术中,例如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手术中,通常需要将用骨凿将部分骨头组织凿除。在凿除骨头组织时,通常需要用套筒和骨凿配合,骨凿插入套筒中,套筒可以用于隔离神经以免手术损伤神经。
现有的套筒和骨凿通常是分离的,手术时,医生需要一手扶住套筒,另一只手扶住骨凿,需要其他医护人员帮助敲击骨凿。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数量较多,手术效率较低且配合容易出问题而导致医疗事故。
因此,还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经皮双通道内镜骨凿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单人操作的经皮双通道内镜骨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经皮双通道内镜骨凿装置,其包括:外套筒,设有两端开口的容纳腔;内套筒,具有上端和下端,所述内套筒设有收容腔,所述下端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下部开口,所述内套筒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骨凿,穿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从所述下部开口伸出,所述骨凿的靠近所述下端的一端设有凿刃部;驱动组件,与所述内套筒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沿着从所述上端到所述下端的方向撞击所述骨凿。
优选地,所述经皮双通道内镜骨凿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套筒和所述骨凿连接,所述弹簧用于将所述骨凿往靠近所述上端的方向推动,所述内套筒于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朝向所述下端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用于与所述骨凿的靠近所述上端的端部抵接。
优选地,所述经皮双通道内镜骨凿装置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与所述内套筒连接并封盖所述下部开口,所述底盖设有过孔,所述骨凿从所述过孔伸出,所述骨凿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杆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头部和所述凿刃部连接,所述头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杆部的外径,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杆部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盖和所述头部抵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撞击所述头部。
优选地,所述杆部穿过所述过孔,所述过孔为异形孔,所述杆部的截面形状与所述过孔的形状适配。
优选地,所述内套筒包括相互连接的筒部和手柄部,所述手柄部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安装腔,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压驱动器,所述气压驱动器包括缸体、活塞和推杆,所述缸体用于连接气源,所述活塞设于所述缸体内,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另一端用于撞击所述骨凿。
优选地,所述经皮双通道内镜骨凿装置还包括端盖,所述手柄部的远离所述筒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口,所述端盖与所述手柄部连接并封盖所述安装口,所述端盖设有过线孔。
优选地,所述经皮双通道内镜骨凿装置还包括按键,所述按键设于所述手柄部的侧面,所述按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的工作。
优选地,所述手柄部包括握持部和柄托,所述柄托设于所述握持部的靠近所述内套筒的一端,所述柄托的外径大于所述握持部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人民医院,未经广东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49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结构及转接头
- 下一篇:一种景观化雨水储存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