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结构及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4773.4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9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甫超;周维燃;湛慧;赵雅杰;帅树新;管钰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B2/06;F16B39/26;F16B35/04;F16B23/00;F16B4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蒋豹 |
地址: | 3100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结构 转接 | ||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锁固件(11),设有第一螺纹孔(111);
第二锁固件(12),设有相连的第二螺纹孔(121)和光孔(122),所述第一螺纹孔(11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螺纹孔(121)的内径;以及
防脱螺钉(13),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螺纹段(131)、光轴段(132)和第二螺纹段(133);
所述防脱螺钉(13)的第二螺纹段(133)能够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111)和第二螺纹孔(121)并伸入所述光孔(122)内,且所述第二螺纹段(133)与所述第二螺纹孔(121)螺纹配合;当所述第二螺纹段(133)穿入所述光孔(122)内且所述第二螺纹段(133)与所述第二螺纹孔(121)内壁不接触时,所述第一螺纹段(131)能够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11)螺纹配合,所述光轴段(132)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孔(1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固件(12)包括锁紧部(123)和设置于所述锁紧部(123)外周的贴合部(124),所述第二螺纹孔(121)和所述光孔(122)设于所述锁紧部(123),且所述贴合部(124)的厚度小于所述锁紧部(123)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124)包括曲面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螺钉(13)还包括头部(134),所述头部(134)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段(131)远离所述光轴段(132)的一端,所述头部(134)远离所述第一螺纹段(131)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安装沉孔(135)。
5.一种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和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1);第一支架(2)包括第一子支架(21)和第二子支架(211),其中,所述第一子支架(21)为中空的回转体,所述连接结构(1)设于所述第一子支架(21)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锁固件(11)为所述第一子支架(21)的侧壁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子支架(211)设于所述第一子支架(21)的端部,并沿着所述第一子支架(21)的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支架(3)连接于所述第一子支架(21)和所述第二子支架(211)之间,且所述第一子支架(21)、所述第二子支架(211)和所述第二支架(3)共同围设成一完整的筒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支架(21)内部形成中空的第一腔(212),所述第二子支架(211)和所述第二支架(3)共同围设形成第二腔(213),所述第一腔(212)和所述第二腔(213)之间设有防水支架(22);所述防水支架(22)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212)和所述第二腔(213)的通孔(221),所述转接头还包括防水塞(4),所述防水塞(4)装设于所述防水支架(22)的通孔(221)处,所述防水塞(4)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212)和所述第二腔(213)的第一穿线孔(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塞(4)周侧设有一圈卡接槽(42),所述防水塞(4)通过所述卡接槽(42)与所述防水支架(22)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塞(4)位于所述卡接槽(42)上端的边缘朝向斜下方延伸形成一圈第一裙边(43),所述第一裙边(43)抵接于所述防水支架(22)的上端面;所述防水塞(4)位于所述卡接槽(42)下端的边缘朝向斜上方延伸形成一圈第二裙边(44),所述第二裙边(44)抵接于所述防水支架(22)的下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支架(22)上端面设有定位槽(222),所述第一裙边(43)的一处向外延伸形成一定位凸起(431),所述定位凸起(431)插入所述定位槽(222),以使所述防水塞(4)与所述防水支架(22)的相对位置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47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作场地人员管理系统
- 下一篇:经皮双通道内镜骨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