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管电动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0289.4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9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包贝西;唐家广;闫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1;B26D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电动 打孔 装置 | ||
引流管电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前侧固定有半圆形的角度刻度盘,底座上固定有两组支撑件,每组支撑件包括支撑环,支撑环通过连接柱固定在底座上表面,支撑环上螺纹连接有顶丝;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引流管套在插杆的外表面,并采用顶丝进行定位,接着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通过传动齿轮带动齿条向上运动,从而齿条驱动打孔筒对上方的引流管进行打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打孔切缘圆润,使用不会损伤腔内组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电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术后需要放置引流管,通过引流管中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判断患者术后恢复的情况,如在胃肠道手术后如果引流管中引流出鲜红色液体,则证明手术后出血,如果引流出肠液样液体则说明时吻合口瘘,此时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否则患者有生命危险,所以手术后放置引流管决定了患者术后的治疗方案,放置引流管的位置至关重要。现在手术后通常需要在手术的吻合口下方放置引流管,并且在人体最低位置如盆腔、脾窝、结肠旁沟等放置引流管。现在引流管型号多样有不带引流孔的橡胶管,也有事先有引流孔的引流管,由于引流孔的位置决定引流的效果所以引流孔的位置也很重要,临床上常常对现有引流管上的引流管孔进行修改使一根引流管可以兼顾多个位置(如可以同时兼顾吻合口和盆腔,此时患者可以少放置一个引流管),或者扩大引流管孔使其不容易堵塞,现在通常用剪刀进行修剪,但是剪刀修剪时常常修剪的孔道不能达到合适的标准,因为孔道过大容易导致引流管连续性下降导致断裂到体腔内,引流管孔过小导致引流效果下降,而且引流管孔剪刀修剪时常常边缘不够圆润,有棱角,进入体腔内可能划破组织导致出血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电动进行引流管打孔的引流管电动打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引流管电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前侧固定有半圆形的角度刻度盘,底座上固定有两组支撑件,每组支撑件包括支撑环,支撑环通过连接柱固定在底座上表面,支撑环上螺纹连接有顶丝,两组支撑件前后并排设置,两组支撑件的支撑环内穿过有插杆,顶丝的内端与插杆外壁顶压接触,插杆的前端面固定有指针,插杆的前端面的圆心与角度刻度盘的圆心重合,指针指向角度刻度盘上的刻度;
底座上开设有安装槽和两个滑轨槽,两个滑轨槽均沿竖向方向设置,每个滑轨槽内插设有齿条,齿条的上端安装有打孔筒,打孔筒的上端边沿为刀刃结构,安装槽内安装有电机和两个传动齿轮,两个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两个传动齿轮分别与两个齿条相啮合,电机的主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其中一个传动齿轮啮合传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打孔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引流管套在插杆的外表面,并采用顶丝进行定位,接着启动电机,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通过传动齿轮带动齿条向上运动,从而齿条驱动打孔筒对上方的引流管进行打孔;另外可以拧松顶丝,共同转动引流管和插杆,再利用顶丝对引流管和插杆进行定位,通过指针指向角度刻度盘上的刻度,可以判断引流管上打孔的角度方位,然后对引流管的一周进行打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打孔切缘圆润,使用不会损伤腔内组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电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前侧固定有半圆形的角度刻度盘2,底座1上固定有两组支撑件,每组支撑件包括支撑环3,支撑环3通过连接柱4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支撑环3上螺纹连接有顶丝5,两组支撑件前后并排设置,两组支撑件的支撑环3内穿过有插杆6,插杆6的直径略大于支撑环3的内径,顶丝5的内端与插杆6外壁顶压接触,插杆6的前端面固定有指针7,插杆6的前端面的圆心与角度刻度盘2的圆心重合,指针7指向角度刻度盘2上的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02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寒型拼接式PVC管材
- 下一篇:一种三辊刀盘式垃圾处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