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抛光环形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8232.0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5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刚;王杰;丁云龙;韩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31/10;B24B31/12;B24B31/14;B24B47/1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405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 环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表面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抛光环形槽的装置,包括工件夹持旋转装置,进给装置,工件夹持旋转装置包括主轴箱,三爪卡盘,电机,进给装置包括丝杠Ⅰ,滑轨,溜板箱,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上设有固定架,与固定架连接有研磨装置,在工作台下方设有调整装置,研磨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架上的夹持手柄,与此夹持手柄相连接的环形磁极套,设置在此环形磁极套内的环形磁极,设置在此环形磁极内的橡胶圈,设置在此橡胶圈内的空筒,设置在此空筒内的填料装置,此填料包括活塞轴、活塞和活塞柄,设置在活塞端部的柱形磁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实现磁性磨料均匀分布,而且研磨区域内磁场强度分布均匀,研磨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表面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抛光环形槽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环形槽因其结构特点一般都选用车、镗、铣的方式加工。但是随着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环形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加工已不能满足加工要求,比如毛刺、微裂纹等表面损伤,这就需要进行磨削来保证。磨削可以显著的提高环形槽的表面质量,可以延长在环形槽中安装的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可以长时间保证密封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环形槽的磨削通常采用砂轮磨削,但因为砂轮硬度较高,砂粒在加工中不易脱落,反复磨削后造成烧伤情况。还有因为参与切削的面积不一样,砂轮内、外磨损程度不同,加工完成的零件都一致性的出现了喇叭口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抛光环形槽的装置,此装置磁性磨料均匀分布,研磨效果显著,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磨削环形槽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抛光环形槽的装置,包括工件夹持旋转装置,进给装置,所述的工件夹持旋转装置包括主轴箱,三爪卡盘,驱动此三爪卡盘的电机,所述的进给装置包括丝杠Ⅰ,滑轨,设置在此丝杠Ⅰ和滑轨上的溜板箱,设置在此溜板箱上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固定架,与此固定架连接有研磨装置,在所述的工作台下方设有调整装置,
所述的研磨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夹持手柄,与此夹持手柄相连接的环形磁极套,设置在此环形磁极套内的环形磁极,设置在此环形磁极内的橡胶圈,设置在此橡胶圈内的空筒,设置在此空筒内的填料装置,此填料包括活塞轴,分别设置在此活塞轴两端的活塞和活塞柄,设置在所述活塞端部的柱形磁极,所述的活塞与所述的空筒滑动连接。
所述的调整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溜板箱内且位于所述工作台下方的丝杠Ⅱ,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下方的螺母,此螺母与所述的丝杠Ⅱ螺纹连接。
所述的空筒为非磁性材料。
所述的夹持手柄通过旋紧螺母与所述的固定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抛光环形槽的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利用磁研磨特性,由磁性磨粒形成的磁力刷与环形槽表面紧密接触,且该装置研磨区域内磁场强度分布均匀,磁性磨料分布均匀,研磨压力均匀,不易造成表面划伤,研磨结束后,磨料能够有效回收二次使用,节约成本,具有加工效率高,研磨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立体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填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研磨装置与固定架的连接关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环形槽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8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隙基准电路
- 下一篇:流水线计量检定装置的表位隔离变压器带载误差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