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金钢加工用连铸结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7689.1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6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永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3/02 | 分类号: | B22D33/02;B22D27/04;B22C23/02;B22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鲍敬 |
地址: | 4012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钢 工用 结晶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合金钢加工用连铸结晶器,包括支脚和密封盖,所述支脚的左方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下方安装有下结晶器,所述连接块的上方安装有上结晶器,且上结晶器的上侧连接有结晶器顶盖,所述结晶器顶盖的上侧连接有加料口,所述密封盖安装于加料口的上方,所述结晶器顶盖的内部设置有润滑油腔,所述结晶器顶盖的下侧设置有通孔。该合金钢加工用连铸结晶器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得连接杆带着连接块运动,把上结晶器铸造完成的材料转移到下方取出,而未开始工作或已经铸造完成的下结晶器转移到上方对原材料进行铸造,能够连续铸造,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合金钢加工用连铸结晶器。
背景技术
合金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由于钢的生产量和使用量不断增大,机械制造业需要解决钢的加工切削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国家还将镍钢用于修造军舰。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可见合金钢的问世和发展,是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和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和军事工业的需要分不开的。
现有的结晶器在对原料加工时只能一次加工一个,无法连续加工,极其浪费时间和人力,并且原料在结晶器内无法快速冷却,而且为了减少材料的摩擦力需注入适量的润滑油,而大部分润滑油都是以人工注入,导致注入不均匀,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结晶器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金钢加工用连铸结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结晶器在对原料加工时只能一次加工一个,无法连续加工,极其浪费时间和人力,并且原料在结晶器内无法快速冷却,而且为了减少材料的摩擦力需注入适量的润滑油,而大部分润滑油都是以人工注入,导致注入不均匀,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金钢加工用连铸结晶器,包括支脚和密封盖,所述支脚的左方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下方安装有下结晶器,所述连接块的上方安装有上结晶器,且上结晶器的上侧连接有结晶器顶盖,所述结晶器顶盖的上侧连接有加料口,所述密封盖安装于加料口的上方,所述结晶器顶盖的内部设置有润滑油腔,所述结晶器顶盖的下侧设置有通孔,所述上结晶器的内部设置有结晶器内腔,且结晶器内腔的外侧设置有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的上方安装有限制块,且限制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与连接杆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杆与连接块之间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上结晶器和下结晶器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且上结晶器和下结晶器关于连接杆呈对称设置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润滑油腔通过通孔与结晶器内腔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加料口与密封盖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深度等于结晶器顶盖的厚度,且通孔的结构为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腔贯穿于上结晶器的内表面,且上结晶器的结构为U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限制块之间构成限位结构,且固定块与结晶器顶盖之间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得连接杆带着连接块运动,把上结晶器铸造完成的材料转移到下方取出,而未开始工作或已经铸造完成的下结晶器转移到上方对原材料进行铸造,能够连续铸造,提升整体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有两组上结晶器和下结晶器,并且上结晶器和下结晶器的结构相仿,使得一次能够铸造多个物品,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永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永航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76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