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注塑的自动吸取物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73396.6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2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尤志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净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2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注塑 自动 吸取 物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注塑的自动吸取物件装置,包括主体、夹料组件和吸料组件,主体的下端连接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动力连接有第一底板,第一底板的旁侧铰接有第二底板,第一底板上还安装有拉板机构,拉板机构与第二底板动力连接;夹料组件设置在第一底板的下端,吸料组件设置在第二底板的下端;夹料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夹料组件均匀排列在第一底板的下端,夹料组件包括夹具气缸和夹料夹具;在从模具上取下塑料壳时,第二底板将翻转,进行折叠收纳,使真空吸盘能够合理避开模具;通过这一设计,可以实现进料出料过程中仅仅通过一个自动吸取物件装置便能实现,减少了整体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注塑的自动吸取物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胶厂中,生产塑胶壳模具后,塑胶壳模具上会保留一个进料点,为了不影响美观,需要将进料点进行去除,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剪刀或者刀片将进料点切除,切除进料点后才算是完成了整个工作工序,然而这种手操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不高,为此人们提出了能够自动剪切进料点的自动化设备,通常人们把它叫做剪水口机,剪水口机通过设置剪切机构、固定机构,采用PLC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控制驱动,对塑胶壳模具的进料点进行剪切,在通过传送装置将塑胶壳模送出,实现剪切进料点全自动化的功能。
现有的剪水口机,通常会配合模具和分穴机,分穴机用于将剪切好的塑胶壳进行整齐摆放,同时也起到了对塑胶壳进行散热的作用,为了实现剪水口机、模具和分穴机之间相互输送,传统的方式将采用两个取料机构来实现,传统的取料机构一般设置有两个,即模具和剪水口机之间设置一个,剪水口机和分穴机之间设置一个,但是取料机构体积大,占据面积大,导致设备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注塑的自动吸取物件装置;包括主体、夹料组件和吸料组件,主体的下端连接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动力连接有第一底板,第一底板的旁侧铰接有第二底板,第一底板上还安装有拉板机构,拉板机构与第二底板动力连接;夹料组件设置在第一底板的下端,吸料组件设置在第二底板的下端;夹料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夹料组件均匀排列在第一底板的下端,夹料组件包括夹具气缸和夹料夹具;夹具气缸安装在第一底板的下端,夹料夹具动力连接于夹具气缸;吸料组件包括多个真空吸盘,多个真空吸盘均匀排列在第二底板的下端。
优选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连接有合页,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通过合页相互铰接。
优选的,翻转机构包括转动臂、转动轴、电机和链条,主体的下端开设有贯通前、后两侧的安装槽,转动轴的两端活动连接在安装槽的左、右两面侧壁上,主体内部设置有腔室,电机安装在腔室内,电机和转动轴通过链条动力连接,转动臂的一端安装在转动轴上,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一底板连接。
优选的,翻转机构还包括翻转支架,翻转支架设置在转动臂和第一底板之间,翻转支架包括翻转板和设置在翻转板四周的支撑杆,翻转板与转动臂连接,支撑杆安装在第一底板上。
优选的,拉板机构包括伸缩气缸、铰接件、定位座和滑块,第二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上,定位座安装在滑块上,铰接件与定位座相互铰接,伸缩气缸安装在第一底板上,铰接件动力连接于伸缩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第一底板的旁侧铰接安装有第二底板,利用拉板机构实现第二底板的翻转,在应用当中,夹料组件用于从进料机上夹取待剪切的塑料壳,吸料组件用于吸取剪水口机剪切完成后的塑料壳,由于刚脱模的塑料壳温度较高,因此适合采用夹取的方式,当塑料壳剪切后,温度也有所下降,此时采用真空吸盘将能保证吸取塑料壳时能够精确定位,以精确放入分穴机内;通过这一设计,在从模具上取下塑料壳时,第二底板将翻转,进行折叠收纳,使真空吸盘能够合理避开模具;通过这一设计,可以实现进料出料过程中仅仅通过一个自动吸取物件装置便能实现,减少了整体的体积,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净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净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3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