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管井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0230.9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2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涛;程威;王亮;周建华;王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E03F5/04;E03F3/04;E03F5/14;E03F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管井,所述顶管井的底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连接上游污水管,所述出水口用于连接下游污水管,所述出水口处设有格栅,所述顶管井的井底设有沉槽,所述沉槽位于所述格栅下方,上游污水管中的污水从进水口进入顶管井,然后流经出水口进入下游污水管,当污水流经出水口时,出水口处的格栅会对污水中的垃圾进行拦截,拦截后的垃圾会掉入格栅下方的沉槽中,使得污水中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然后通过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将其清理出来,从而减少垃圾堵塞污水管,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污水排放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污水排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顶管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污水管网布置时,沿着污水管的布置方向,每隔一段距离会设置一个与污水管连通的顶管井,污水管排放的污水会流经顶管井,但是污水管排放的污水经常携带有的大量垃圾,流经顶管井时会导致污水管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顶管井,能够对污水管道中的垃圾进行集中截留,有效防止污水管道堵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管井,所述顶管井的底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连接上游污水管,所述出水口用于连接下游污水管,所述出水口处设有格栅,所述顶管井的井底设有沉槽,所述沉槽位于所述格栅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上游污水管中的污水从进水口进入顶管井,然后流经出水口进入下游污水管,当污水流经出水口时,出水口处的格栅会对污水中的垃圾进行拦截,拦截后的垃圾会掉入格栅下方的沉槽中,使得污水中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然后通过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将其清理出来,从而减少垃圾堵塞污水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顶管井的井底设有流槽,所述流槽一端与所述进水口对接,所述流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口对接,所述沉槽设在所述流槽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顶管井还包括井盖,所述井盖上设有检查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检查口正对所述沉槽。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格栅位于所述顶管井内侧并可拆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0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土壤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整体穿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