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鲟鱼卵孵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7018.7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6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田小青;冯波;李强;杨万勇;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全润兆鲟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A01K63/00;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淇 |
地址: | 62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鲟鱼 孵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鲟鱼卵孵化装置,涉及鲟鱼养殖技术领域。该鲟鱼卵孵化装置包括孵化组件、供水组件和保温组件。孵化组件的设置,能够增加孵化池内的溶氧量,方便批量地将鲟鱼卵放置在相应的孵化池中,适应于企业大量的孵化鲟鱼卵;供水组件的设置,既能够保证孵化池内有充足的清洁水,又能排出鲟鱼卵代谢产生的废物;保温组件的设置,使得孵化池的池壁保持一定的温度,进而使孵化池内的水温达到适合鲟鱼卵孵化的温度,以提高鲟鱼卵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鲟鱼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鲟鱼卵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鲟鱼又称中华鲟,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隶属于鲟形目。鲟鱼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药食两用。鲟鱼的市场需求较大,鲟鱼的养殖前景良好,鲟鱼养殖产业已逐渐占据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一个重要地位。鲟鱼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人体必须的氨基酸,长期食用鲟鱼肉,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目前的鲟鱼大多都是人工养殖的。鲟鱼卵的孵化,对水的温度和溶氧量有着一定的要求。现有技术中,批量对鲟鱼卵进行孵化时,鲟鱼卵的成活率较低,孵化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鲟鱼卵孵化装置,其能够为鲟鱼卵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溶氧量,以提高鲟鱼卵的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鲟鱼卵孵化装置,主要可以包括:孵化组件、供水组件和保温组件。
孵化组件,包括孵化主体、容纳槽、孵化池、鼓风机、曝气管和温水管。多个容纳槽开设在孵化主体上。孵化池内具有一用于容纳鲟鱼卵的容纳腔,多个孵化池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多个容纳槽内。鼓风机固定在孵化池的顶部,曝气管安装在孵化池的底部,并与鼓风机通过导管连通。温水管嵌设于孵化池的池壁中,温水管的两端分别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从孵化池内露出。
供水组件,包括水龙头和依次连通地第一储水槽、第一水泵,第一进水管、漏水管和第一出水管。第一进水管用于将第一储水槽内的水引入孵化池中。水龙头位于孵化池的上方,并安装在第一进水管上。漏水管安装于孵化池的底部。第一出水管埋设在孵化池的下方,并通过漏水管与孵化池连通。
保温组件,包括流量调节阀和依次连通地第二储水槽、第二水泵、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流量调节阀安装在第二进水管上。第二储水槽用于储存温水。第二进水管与进水口连通,以将温水引入温水管内。第二出水管用于将温水管内的温水引回第二储水槽内。
孵化组件的设置,能够增加孵化池内的溶氧量,方便批量地将鲟鱼卵放置在相应的孵化池中,适应于企业大量的孵化鲟鱼卵;供水组件的设置,既能够保证孵化池内有充足的清洁水,又能排出鲟鱼卵代谢产生的废物;保温组件的设置,使得孵化池的池壁保持一定的温度,进而使孵化池内的水温达到适合鲟鱼卵孵化的温度,以提高鲟鱼卵的成活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孵化组件还可以包括:转轴、连接柱和转动叶。
转轴,位于水龙头的下方,转轴的一端固定在孵化池的内壁上。
连接柱,通过轴承安装在转轴上。
转动叶,用于搅动孵化池内的水,多个转动叶周向固定在连接柱的侧面。
转轴、连接柱和转动叶的设置,使得从水龙头漏下的水能够拍打在转动叶上,这既能够将水击碎,以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其溶氧量,又能推动连接柱在转轴上转动,转动叶能搅动孵化池内的水,以达到拨动鲟鱼卵的目的,提高其成活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六个孵化池,两两对应的排列在孵化主体上。
六个孵化池,两两对应的排列在孵化主体上,能够提高批量孵化鲟鱼卵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全润兆鲟业有限公司,未经天全润兆鲟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70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