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6537.1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6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车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安润隆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2 | 分类号: | B65G65/42;B65G69/04;B07B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地址: | 62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生产 原料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包括储茶箱,所述储茶箱为底部开口设置,且储茶箱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储茶箱底部间隔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为网状结构,且传送带与地面设置有密闭式箱体;所述刮板位于茶叶的输送方向,且刮板与传送带间隔设置;所述储茶箱位于刮板的一侧设置有吸铁石,吸铁石远离储茶箱,且吸铁石与传送带间隔设置;所述传送带底部设置有震动杆;所述传送带远离储茶箱的一端设置有色选机,且色选机上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设置于茶叶的掉落端。本装置将输送带上的茶叶摊平,并且在运送过程中,将茶叶中的铁片、灰尘与和茶叶不同色泽的杂质驱除,提高了除杂效果与速度。同时也不会将驱除的灰尘直接置于空气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茶叶的生产原料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
背景技术
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茶叶的除杂是指将茶叶中的杂质与茶叶分离,防止茶叶中的杂质影响人们饮茶的安全和健康,现存的茶叶除杂设备大多数都是大型的除杂设备,是和茶叶的其他加工工序作为一体的设备,这样的设备满足了企业大量生产茶叶的加工工作,使得茶叶的加工变得更加的高效率。但是除杂效果不够理想。在采茶时因为是人工操作,而且也会因为采茶时的装茶用具,让茶叶内部出现各种杂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本装置能够将输送带上的茶叶摊平,并且在运送过程中,将茶叶中的铁片、灰尘与和茶叶不同色泽的杂质驱除,提高了除杂效果与速度。同时也不会将驱除的灰尘直接置于空气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生产原料除杂设备,包括储茶箱,所述储茶箱为底部开口设置的箱体结构,且储茶箱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刮板;
所述储茶箱底部还设置有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密闭式箱体,密闭式箱体上端的开口处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为网状结构且与储茶箱底部间隔设置;
所述刮板位于茶叶的输送方向,且刮板与传送带间隔设置;
所述储茶箱位于刮板的一侧设置有吸铁石,吸铁石远离储茶箱,且吸铁石与传送带间隔设置;
所述传送带底部设置有震动杆;
所述传送带远离储茶箱的一端设置有色选机,且色选机上设置有喷嘴;
所述喷嘴设置于茶叶输送方向的末端,且喷嘴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废料箱;
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且抽风机的进风口位于密闭式箱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的长度与吸铁石的长度均大于或等于传送带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吸铁石的形状为板状,且平行于传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吸铁石与传送带的间隔距离大于刮板与传送带的间隔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废料箱的上端开口且上端开口的两侧壁为非对称设置,所述废料箱的上端开口靠近色选机的侧壁低于远离色选机的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位于箱体外,且出风口上设置有滤袋。
进一步的,所述滤袋的目数小于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安润隆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未经雅安润隆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6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力分散型橡胶支座
- 下一篇:一种刮刀组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