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刀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6176.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5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丁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61007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手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刀体。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市场上现存的部分微创手术刀无法在切割完成后直接将碎裂组织直接取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刀体,包括握柄,握柄正面与背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拉动传动套进行移动对弹簧施加压力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传动套移动过程中通过传动臂使支撑板通过传动块进行转动,当四个支撑板转动90°展开时移动握柄使切割刃靠近在需要切割的组织表面后取消施力使弹簧推动传动套复位,在这个过程中切割刃复位对病变组织进行切割并借助四个切割刃将组织包裹在其内部处于闭合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刀体。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所进行的仅造成微小创伤的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会使用特制手术刀对所需进行手术位置将病变组织进行切割,但市场上现存的部分微创手术用手术刀切割效率较低,且切割完成后无法稳定的对病变组织进行固定取出,导致碎裂组织遗留在腹腔内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刀体,解决了市场上现存的部分微创手术刀无法在切割完成后直接将碎裂组织直接取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刀体,包括握柄,所述握柄正面与背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活动套接有滑块,四个所述滑块朝向握柄外壁的一侧通过传动套固定连接,且握柄的底部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与传动套的底部通过弹簧固定连接,且握柄的正面、背面和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壁相对的一侧通过传动杆固定连接,且传动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顶部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焊接有切割刃,四个所述支撑板朝向握柄外壁的一侧均焊接有转接板,且转接板内壁相对的一侧通过转接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套的正面、背面和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传动通口,且传动通口内壁相对的一侧通过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与转接轴通过传动臂互相铰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正面的剖面呈T形,且支撑板底部较窄的一端与传动块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传动套为PVC材质,且传动套的表面设置有磨砂纹。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传动块与传动腔正面的宽度相同,且传动腔正面的高度为传动块俯剖面长度的1.1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切割刃的俯剖面均呈弧形,且每两个切割刃相对的一侧互相搭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滑槽以环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握柄的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刀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拉动传动套进行移动对弹簧施加压力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传动套移动过程中通过传动臂使支撑板通过传动块以传动杆为轴心进行转动,当四个支撑板转动90°处于展开状态时移动握柄使四个切割刃靠近在需要切割的组织表面后取消对传动套的施力使弹簧推动传动套复位,在这个过程中切割刃复位对病变组织进行切割并借助四个切割刃将组织包裹在其内部处于闭合状态,此时仅需取出设备便能完成手术的切割工作
(2)、通过支撑板正面的剖面呈T形使四个支撑板在转动过程中其底部一端较窄以防互相摩擦发生干涉导致切割刃受损无法进行切割工作,且支撑板底部较窄的一端与传动块的宽度相同使支撑板与传动块的连接状态在具备足够稳定性的同时也避免了生产时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6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