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濒危雉类仿生巢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4672.2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2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翁国杭;郑方东;刘西;蓝家人;林莉斯;刘雷雷;周贤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31/14 | 分类号: | A01K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濒危 仿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濒危雉类仿生巢,包括安装巢,所述安装巢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套接有两个弧状板,所述弧状板远离第二转动轴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一转动轴与安装巢之间存在阻尼,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存在阻尼。本实用新型具有为黄腹角雉提供舒适的安装巢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生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濒危雉类仿生巢。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面素质也在不断上升。现如今人们对小鸟的爱护强度也在不断的加大,许多人都会自己为小鸟制作鸟巢,从而让小鸟有一个更加安全的生存环境,现有的鸟巢,大多是为一些普通的鸟类而设计的鸟巢,而且现在的鸟巢大多外观符合人们的审美,但是不太符合鸟类的生活习性,尤其针对雉类,一直也没有较为合适的鸟巢方案。
现在各地城区建设的野生动物园越来越多了,所栽种的树木大多是新栽林,尤其在冬季缺乏鸟类栖息和过冬巢穴的朽木,导致很多鸟类不得不迁移到邻近区域。
其中黄腹角雉隶属于鸡形目雉科角雉属,分布于湖南东南部、浙江南部和西南部、江西、福建、广东北部和广西东北部,估计数量为4000只;是我国特产濒危雉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卷》和《世界受胁鸟类名录》,被誉为“鸟中大熊猫”;为《世界雉类保护行动计划2000~2004》确定的急需保护种类(Garson andMcGowan,2000)。
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院士团队研究结果表明,黄腹角雉生性慵懒,不善于筑巢,常占用其它鸟类的巢以繁殖后代。为了保护黄腹角雉这一珍稀物种,人工制作仿生巢,按照其生态学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科学投放,是改善其生存环境,特别是为其创造良好繁殖条件的一个有效办法。
此前,有关黄腹角雉的研究报道主要涉及栖息地和巢址选择、 栖息地片段化、食性、人工受精繁殖、越冬与迁移、种群结构与动态和种群生存力分析等内容。我们未发现其他人在黄腹角雉仿生巢制作与使用方面的详细报道,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濒危雉类仿生巢,其具有为黄腹角雉提供舒适的安装巢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濒危雉类仿生巢,包括安装巢,所述安装巢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套接有两个弧状板,所述弧状板远离第二转动轴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定位板,两个所述定位板之间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一转动轴与安装巢之间存在阻尼,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存在阻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巢放置于树枝之间,接着让第一转动轴绕自身的轴心线转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后可带动第二转动轴绕着第一转动轴的轴心线转动,第二转动轴转动后可带动两个弧状板转动,利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转动,调节弧状板使其对准树枝,当树枝处于两个弧状板之间后,旋转螺母让螺母沿着螺纹杆的长度放心移动,通过螺母的移动挤压两个弧状板,进而让两个弧状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直至两个弧状板与树枝产生挤压作用,从而固定安装巢,所述第一转动轴与安装巢之间存在阻尼,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存在阻尼,能够增加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转动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巢设置有沿着安装巢的侧壁设置的内槽,所述安装巢内设置有处于内槽内的保温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块的设置能够让安装巢保持温暖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巢的下方设置有贯穿安装巢的贯穿槽,所述安装巢设置有处于贯穿槽内的栅栏,所述安装巢设置有处于贯穿槽上的清理气缸,所述清理气缸连接有清理块,所述清理块朝向栅栏的一侧设置有清理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未经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46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老防摔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虹膜机构及理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