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炉灶的加热盘及植物油炉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44428.X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4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益龙;吴昌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益龙;吴昌鹏 |
主分类号: | F24C5/08 | 分类号: | F24C5/08;F24C5/16;F24C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炉灶 加热 植物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炉灶的加热盘及植物油炉灶,其中加热盘为电加热盘,加热盘包括导热盘和安装在导热盘内的加热丝,导热盘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加热丝的接线柱,导热盘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加热丝为钢制加热丝。该种加热盘具有可加热的温度高,而且温度可控的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合理,功能性强,燃烧充分,不需空压机与油泵等辅助设备,节约了成本,减少了噪音污染,其还具有高热值低排放,节能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炉灶的加热盘及植物油炉灶。
背景技术
植物油灶具是用植物油作为燃料的新型灶具。通常意义上的植物油燃料是采用使用后的植物油经脱脂后与清洁化工及石化原料配制而成,其燃烧产物无粉尘颗粒物,无有害气体排放,能彻底解决燃煤在燃烧过程中给空气带来的污染,并且利用了石化的下脚料配置而成,还为国家解决了石化下脚料处理的难题,原料来源充足。植物油燃料的调配,不仅生成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还解决了石油下脚料过剩无处安放处理的问题。目前,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由于植物油其可替代传统能源(液化气、甲醇、煤气、天然气),并且其闪点高,不易燃易爆(需加热至一定温度),可适用于家庭、饭店等场所,由于其具有高热值低排放,节能环保的优点,应用前景可观。由于植物油属于新技术,还没被普遍使用,目前使用植物油作为燃料的灶具还不够完善,且植物油作为燃料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缺点较多:长期使用容易发生喷嘴堵塞,需要使用空压机、油泵等辅助设备,从而造成噪音的污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植物油炉灶灶芯结构。
而且现有技术的加热盘结构很难将温度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不利于不同植物油的气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加热盘以及植物油炉灶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炉灶的加热盘及植物油炉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用于炉灶的加热盘,加热盘为电加热盘,加热盘包括导热盘和安装在导热盘内的加热丝,导热盘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加热丝的接线柱,导热盘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加热丝为钢制加热丝。
作为优选,钢制加热丝的直径为1mm~5mm。
作为优选,加热盘为铸铜加热盘或铸铝加热盘。
作为优选,导热盘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加热丝的安装槽道,安装槽道沿导热盘的圆周方向整体呈环状设置,接线柱的个数为两个,加热丝一端与其中一个接线柱连接,另一端沿安装槽道穿插安装最终与另一个接线柱连接。
作为优选,温度传感器为电容式传感器,加热盘的厚度为20mm~50mm,加热盘为圆盘,加热盘的直径为80mm~150mm。
植物油炉灶,包括灶芯,灶芯内设有气化腔,灶芯上安装有油嘴,油嘴与气化腔内连通用于将植物油送至气化腔中,灶芯安装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上述的一种用于炉灶的加热盘,加热装置靠近气化腔设置或安装在气化腔内并对气化腔内的植物油进行加热气化,灶芯上还安装有插入气化腔的点火针。
作为优选,灶芯包括位于上部的压火盖和位于下部的筒体,压火盖和筒体一体成型,气化腔位于筒体内,压火盖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压火盖的一端向下与气化腔连通,压火盖的另一端向上开口并形成喷火口;筒体的壁面上设有圆周分布的第一气孔,第一气孔连通外界与气化腔,压火盖和筒体之间的连接位上设有圆周分布的第二气孔,第二气孔由灶芯外壁向灶芯中心轴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第二气孔与水平面呈45°~75°的夹角。
作为优选,压火盖的外表面上端直径小、下端直径大,压火盖的下端直径大于筒体的外径;加热装置水平放置在灶芯内,气化腔由筒体内壁和加热装置的上表面共同围成。
作为优选,还包括贯穿加热装置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安装杆,安装杆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加热装置上,点火针插入安装杆中并伸入气化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益龙;吴昌鹏,未经杨益龙;吴昌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4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