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式冷干机用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33604.X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3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加明;江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天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4;F28F9/00;B01D53/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颜海良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式冷干机用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式冷干机用换热器,包括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连接壳体上贯穿有第一进口,且第一进口右方设置有第一管板,所述第一管板右上方设置有第二进口,且第二进口贯穿在固定壳体的上端,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折流板,且折流板的右方设置有第二管板,所述第二管板右端与第二连接壳体相连接,且第二连接壳体的最右端贯穿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出口贯穿在固定壳体右下端,且固定壳体内设置有传热管。该冷干机用换热器,设置有折流板,多个折流板使进入的液体曲折流向,让液体与传热管充分接触,扩大接触面积,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另外设置有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都有密封圈,能够防止液体的泄漏,造成换热效率的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换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块式冷干机用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换热器无论是管式换热器还是板片式换热器,均涉及到一个问题,换热器存在换热效率低,使用寿命短,成本高,并且维护费用大,因此就需要使用到冷干机用换热器,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的技术中的换热器典型的如公开号CN201621214537.9,包括水平设置的机座,机座呈圆柱形,在机座外侧设有冷却空腔,冷却空腔的上端设有第一入口,下端设有第一出口,机座上端面设有端盖,端盖上端和机座下端均设有轴承座,在两个轴承座之间设有转轴,转轴沿其径向方向设有多个搅拌桨,且在转轴位于搅拌桨下方设有螺旋桨,端盖上端设有第二进口,机座底部设有第二出口,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机座内部设置转轴,并且转轴上设置搅拌桨和螺旋桨,搅拌桨能沿转轴径向搅拌,螺旋桨能沿转轴轴向搅拌,在其共同作用下,使机座内部的液体形成紊流,不仅能增加热传递的效率,而且能使液体与内壁产生碰撞,充分进行换热。
综上所述现有的换热器不方便清洗壳体内部,介质温差受限制,不能够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因此使用起来不够便捷,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式冷干机用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换热器不方便清洗壳体内部,介质温差受限制,不能够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因此使用起来不够便捷,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式冷干机用换热器,包括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出口,
第一连接壳体,所述第一连接壳体上贯穿有第一进口,且第一进口右方设置有第一管板,所述第一管板右上方设置有第二进口,且第二进口贯穿在固定壳体的上端,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折流板,且折流板的右方设置有第二管板,所述第二管板右端与第二连接壳体相连接,且第二连接壳体的最右端贯穿有第一出口;
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贯穿在固定壳体右下端,且固定壳体内设置有传热管,同时传热管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折流板呈现等间距的上下交错分布在壳体内壁上下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板与固定壳体和第二连接壳体围绕分布有紧固件。
优选的,所述传热管在第一管板上呈现等间距的分布。
优选的,所述传热管包括小折流片,且传热管内壁上下交错设置有小折流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块式冷干机用换热器,
(1)设置有折流板,多个折流板使进入的液体曲折流向,让液体与传热管充分接触,扩大接触面积,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另外设置有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且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都设置有密封圈,能够防止液体的泄漏,造成换热效率的降低;
(2)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可以将第一连接壳体和固定壳体以及第二连接壳体和固定管板以及固定壳体充分紧固起来,方便进行拆卸换热器,使壳体内部方便的进行清洗,减少设备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天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天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336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