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隆鼻术后固定夹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32160.8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0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龙;吴佳炜;王鹏;兰国威;郭旺;李思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A61F13/12;A61F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红娟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重复使用 隆鼻 术后 固定 夹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隆鼻术后固定夹板,针对现有的粘胶带压迫止血效果较差,用冰敷方式进行止疼消肿需要患者手持冰袋,操作麻烦,而且冰块不能适应鼻部形状,使用不方便,粘胶带使用后需重新回收并且不好重复利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隆鼻术后固定夹板,所述隆鼻术后固定夹板包括左翼板、右翼板、硅胶层、第一鼻翼处、第二鼻翼处、硅胶条和鼻梁处,所述左翼板上开设有第一绷带槽和第二绷带槽。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好,既能压迫止血又能冷敷止疼,而且适应鼻部形状,患者使用舒适,使用完毕后拆除简单,没有粘性下降等作用,利于重复利用,材质较为便宜,经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隆鼻术后固定夹板。
背景技术
在患者进行过隆鼻术后,需要对患者鼻部进行压迫止血、冷敷以及塑形,通常是用多条粘胶带从鼻部一侧粘贴到另一侧来压迫止血,并采用冰敷缓解疼痛,帮助消肿,而采用粘胶带压迫止血效果较差,用冰敷方式进行止疼消肿需要患者手持冰袋,操作麻烦,而且冰块不能适应鼻部形状,使用不方便,粘胶带使用后需重新回收并且不好重复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粘胶带压迫止血效果较差,用冰敷方式进行止疼消肿需要患者手持冰袋,操作麻烦,而且冰块不能适应鼻部形状,使用不方便,粘胶带使用后需重新回收并且不好重复利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隆鼻术后固定夹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隆鼻术后固定夹板,包括隆鼻术后固定夹板,所述隆鼻术后固定夹板包括左翼板、右翼板、硅胶层、第一鼻翼处、第二鼻翼处、硅胶条和鼻梁处,所述左翼板上开设有第一绷带槽和第二绷带槽,所述右翼板上开设有第三绷带槽和第四绷带槽,左翼板和右翼板与硅胶层之间通过医用粘胶粘接,第一鼻翼处、第二鼻翼处和鼻梁处通过硅胶条与硅胶层连接,第一鼻翼处和第二鼻翼处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硅胶条连接硅胶层的第一鼻翼处和第二鼻翼处和鼻梁处可以在鼻型不同的患者鼻子上通过硅胶条的自适应得到令患者舒适的角度,同时增加了皮肤接触的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左翼板和右翼板均为曲边直角梯形结构,左翼板和右翼板的顶部设计为曲线,方便绑紧绷带时左翼板和右翼板的贴合,固定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左翼板和右翼板对称设置,硅胶层的设计在第一鼻翼处和第二鼻翼处比左翼板和右翼板略长,使鼻翼较小的患者也不会被左翼板和右翼板的边缘划伤。
优选的,所述第一鼻翼处和第二鼻翼处的顶部均为平面结构,方便分别与左翼板和右翼板的底部平面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隆鼻术后固定夹板,左翼板和右翼板留有绷带槽在绑紧绷带固定的时候起到固定硬质结构并可以减少绷带使用量,硅胶层上的第一鼻翼处和第二鼻翼处开设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有利于放置使用的冰贴或者药贴,硅胶层的第一鼻翼处和第二鼻翼处为贴合鼻翼的曲面形状并且鼻梁处贴合患者鼻假体模型的鼻梁处,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并且硅胶层比硬质结构的面积略大,鼻翼较小的患者也不会被硬质结构的边缘划伤,鼻型不同的情况下,鼻梁处与鼻翼处连接的硅胶条能在压力下自动调节角度,在使用完毕后易于取下并进行下次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好,既能压迫止血又能冷敷止疼,而且适应鼻部形状,患者使用舒适,使用完毕后拆除简单,没有粘性下降等作用,利于重复利用,材质较为便宜,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隆鼻术后固定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隆鼻术后固定夹板的正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隆鼻术后固定夹板的背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321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