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科缺损创面感染护理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23829.7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51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沈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丽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姚昌胜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缺损 创面 感染 护理 用负压 封闭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缺损创面感染护理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吸液海绵垫,吸液海绵垫四周设有密封圈,吸液海绵垫上表面设有盲孔,吸液海绵垫上表面设有空心盘,空心盘四周与吸液海绵垫上表面相粘接,空心盘设有吸液短管,吸液短管下端伸入盲孔底部,空心盘设有引流管,引流管依次外接有收集瓶和负压泵,吸液海绵垫两侧均设有绑带,一侧绑带设有魔术勾,另一侧绑带设有魔术贴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通常在海绵中部设置引流管,导致吸收引流的面积较小,吸收引流不彻底,并且,引流管设置于海绵表面,导致引流管无法吸收引流海绵内部的积液,也会导致吸收引流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缺损创面感染护理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德国ULM大学Wim Fleischman于1992年提出,并且成功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裘华德教授于1994将该技术引入国内,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普外科,烧伤科,创伤科等多个科室,大量文献证实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有效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因此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广泛用于肢体创面的治疗中。
现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包含海绵,引流管,吸引源,密封薄膜,收集容器等组件,其中引流管埋置于海绵内,临床使用时,将海绵贴于创面,然后连接引流管、收集容器以及负压源,用密封薄膜将海绵封闭,使之与外界隔绝,打开负压源进行吸引治疗。
然而现有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通常在海绵中部设置引流管,导致吸收引流的面积较小,吸收引流不彻底,并且,引流管设置于海绵表面,导致引流管无法吸收引流海绵内部的积液,也会导致吸收引流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外科缺损创面感染护理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科缺损创面感染护理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包括吸液海绵垫,所述吸液海绵垫四周固定设有密封圈,所述吸液海绵垫上表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盲孔,所述盲孔由吸液海绵垫内部下侧向上贯穿吸液海绵垫上表面,所述吸液海绵垫上表面设有空心盘,所述空心盘四周与吸液海绵垫上表面相粘接,所述空心盘靠近吸液海绵垫一侧设有若干与盲孔相匹配的吸液短管,所述吸液短管下端伸入相对应的盲孔底部,所述空心盘远离吸液海绵垫一侧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依次外接有收集瓶和负压泵,所述吸液海绵垫两侧均设有若干绑带,一侧所述绑带设有魔术勾,另一侧所述绑带设有魔术贴条。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用时的准备工作:
将吸液海绵垫用于敷在创面,再将魔术勾和魔术贴条环绕肢体,根据肢体的大小,通过魔术勾和魔术贴条粘接将密封圈紧贴固定于创面,此时,密封圈能够防止液体从吸液海绵垫与肢体皮肤的缝隙渗出,最后再使用密封薄膜将整个吸液海绵垫包覆封闭;
使用时,将引流管、收集瓶和负压泵依次连接,打开负压泵,即可通过空心盘和吸液短管均匀的对吸液海绵垫的各个位置吸收积液进行吸收引流,使抽吸更加均匀全面,避免了现有的引流装置通常只是吸液海绵垫中部吸收引流,导致吸收引流面积较小,吸收引流不彻底的问题;
并且,由于吸液短管深入盲孔底部,从而能够对吸液海绵垫内部和下侧的积液进行更好的吸收引流,避免了现有的引流装置只能从吸液海绵垫表面吸收引流,导致吸液海绵垫内部吸收引流不彻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通常在海绵中部设置引流管,导致吸收引流的面积较小,吸收引流不彻底,并且,引流管设置于海绵表面,导致引流管无法吸收引流海绵内部的积液,也会导致吸收引流不彻底的问题。
进一步限定,所述吸液短管侧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液孔。这样的结构,通过吸液短管侧面设置的吸液孔,能够在吸收引流吸液海绵垫内部吸收积液时,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丽,未经沈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23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地柜
- 下一篇:一种采用预制构件组装楼梯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