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冲击试验机连续送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20167.8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1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郭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30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冲击 试验 连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冲击试验机连续送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导向架,导向架设于支架右侧,支架呈L型,支架左侧设有第一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第一辊轮、第一传送带和设于第一辊轮两端的第一防护板;导向架包括竖板和挡板,竖板顶部设有斜面,一侧挡板上设有缺口,竖板与挡板形成矩形腔,缺口内设有第二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二辊轮、第二传送带和设于辊轮两端的第二防护板;另一侧挡板上设有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与第二传动装置上表面持平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底板上设有伸缩杆和推杆。本实用新型实现对试样的连续放置,简化了操作,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冲击试验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冲击试验机连续送样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所常用的送样装置主要为以下结构:柱状导杆与一根带有凸槽的定位杆组成导向杆,定位杆上的凸槽与冲击试样缺口相匹配,标准冲击试样于柱状导杆之间上下滑动。此方法操作繁琐,无法实现对试样的连续放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冲击试验机连续送样装置,包括支架1和导向架2,导向架2设于支架1右侧,所述支架1呈L型,支架1左侧设有第一传动装置3,所述传动装置 3包括第一辊轮301、第一传送带302和设于第一辊轮301两端的第一防护板303;所述导向架2包括竖板201和挡板202,竖板201顶部设有斜面,一侧挡板202上设有缺口6,所述竖板201与挡板202 形成矩形腔4,缺口6内设有第二传动装置5,所述第二传动装置5 包括第二辊轮501、第二传送带502和设于第二辊轮501两端的第二防护板503;另一侧挡板202上设有底板7,所述底板7的上表面与第二传动装置5上表面持平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底板7上设有伸缩杆8和推杆9。
优选的,所述支架1末端设有固定块10。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302和第二传送带502上设有卡块11。
优选的,所述竖板201和挡板202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辊轮501两端设有驱动装置12。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12包括伺服电机1201、固定圆环1202 和设于两者之间的轴承120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现对试样的连续放置,简化了操作,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架;2、导向架;201、竖板;202、挡板;3、第一传动装置; 301、第一辊轮;302、第一传送带;303、第一防护板;4、矩形腔; 5、第二传动装置;501、第二辊轮;502、第二传送带;503、第二防护板;6、缺口;7、底板;8、伸缩杆;9、推杆;10、固定块;11、卡块;12、驱动装置;1201、伺服电机;1202、固定圆环;1203、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201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破坏器
- 下一篇:一种茶籽油生产用茶籽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