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服装面料生产用除毛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15349.6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8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鸿翔;侯建龙;朱安国;倪宾生;黄志延;黄月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宏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G1/00 | 分类号: | D06G1/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众创致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41 | 代理人: | 汪彩凤 |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面料 生产 毛装 | ||
一种服装面料生产用除毛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两组所述支架之间贯穿连接有若干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上下表面之间活动套接同一组传送带,若干组所述传动杆的两端位置均套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位于同一侧外表面活动设置有皮带,且皮带通过转轮与传动杆活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顶部两侧位置设置有吊板,且梳理板在吊板水平分布,本实用新型中,可有效清除面料正反两面的灰尘、毛球、多余的线头等杂物,并将吸出的杂物收集到收集盒中,只需定期清理收集盒及除毛刷,便可持续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增加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除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装面料生产用除毛装置。
背景技术
在毛织服装的生产过程中,毛织面料会经过各种加工。毛织面料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毛刺,很难靠人力去除,这些毛刺会给消费者带来不适的感觉,因此需要进行清理,
若通过人工进行清理,操作复杂且困难,工作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服装面料生产用除毛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服装面料生产用除毛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服装面料生产用除毛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箱体的内壁底部两侧位置均焊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上端位置焊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架,且支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支架之间贯穿连接有若干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上下表面之间活动套接同一组传送带,若干组所述传动杆的两端位置均套接有转轮,所述转轮位于同一侧外表面活动设置有皮带,且皮带通过转轮与传动杆活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顶部两侧位置设置有吊板,且吊板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吊板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梳理板,且梳理板在吊板水平分布。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壁顶部和内壁底部均焊接有两组隔板,两组所述隔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焊接有L型杆。
优选的,所述L型杆位于同一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除毛刷。
优选的,两组所述L型杆位于底部相互靠近一侧壁之间设置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抽风口,且抽风口贯穿箱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一侧壁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箱体的下表面靠近风机的一侧开设有清理口。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下表面靠近风机的一侧位置设置有收集瓶,且收集瓶上端螺纹贯穿连接箱体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配合L型杆和除毛刷,构成了除毛结构,通过传送带把面料传送到多组除毛刷之间,使面料上下表面贴合除毛刷的刷体,使得除毛刷对面料进行擦拭;
2、本实用新型中,配合吊板和梳理板,对传送带上表面的面料进行梳理固定,以免面料在传输的过程中起皱凸起;
综上,本装置可有效清除面料正反两面的灰尘、毛球、多余的线头等杂物,并将吸出的杂物收集到收集盒中,只需定期清理收集盒及除毛刷,便可持续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服装面料生产用除毛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服装面料生产用除毛装置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服装面料生产用除毛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冠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5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冲切出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门边拐角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