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喷进料自动停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2012428.1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8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项先武;邹芳成;张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聚武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D13/02 | 分类号: | D01D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郭建军 |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料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熔喷进料自动停料装置,包括安装板、气缸、连接架和阀门,所述安装板与输料管道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与所述阀门固定连接,当所述阀门作往复运动时,所述阀门对输料管道进行关闭或打开,从而控制物料是否能够从输料管道中输送出,当需要移出喷模头和钢平台时,所述气缸启动带动所述阀门进入输料管道内,以对物料进行阻挡,使得物料不再流出,保证熔喷模头随着钢平台及时移出工作位置,而不会产生延迟移动和管道余料继续排出的问题,使得喷模头和钢平台能够立刻被移出,从而解决了解决SMS无纺布生产设备停止供料时的滞后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喷进料自动停料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布生产设备,如SMS无纺布生产设备,当生产单S或双S无纺布的时候,生产M熔喷布的熔喷纺丝模头及其钢平台移出工作位置,在移出前供料系统接到指令停止供料,但是管路中还有残留的物料在倾泄,待排泄干净后才能移动,存在滞后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喷进料自动停料装置,旨在解决SMS无纺布生产设备停止供料时的滞后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熔喷进料自动停料装置,包括安装板、气缸、连接架和阀门,所述安装板与输料管道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与所述阀门固定连接,所述阀门穿设在输料管道上,所述阀门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方。
其中,所述气缸的两端设有支耳,所述支耳与所述气缸一体成型,所述支耳与所述安装板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板与输料管道焊接。
其中,所述连接架包括支撑杆和吊架,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吊架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吊架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下方,所述吊架与所述阀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具有导轨槽,所述阀门与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阀门位于所述导轨槽的内部。
其中,所述熔喷进料自动停料装置还包括两个密封组件,所述阀门的两侧均具有安装腔,两个所述密封组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安装腔的内部,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弹簧和密封板,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阀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内部,所述密封板与所述阀门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板靠近所述弹簧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腔的内部,所述密封板远离所述安装腔的一端与输料管道的内侧面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当所述阀门作往复运动时,所述阀门对输料管道进行关闭或打开,从而控制物料是否能够从输料管道中输送出,当需要移出喷模头和钢平台时,所述气缸启动带动所述阀门进入输料管道内,以对物料进行阻挡,使得物料不再流出,保证熔喷模头随着钢平台及时移出工作位置,而不会产生延迟移动和管道余料继续排出的问题,使得喷模头和钢平台能够立刻被移出,从而解决了解决SMS无纺布生产设备停止供料时的滞后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熔喷进料自动停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1-输料管道、2-安装板、21-导轨槽、3-气缸、31-支耳、4-连接架、41-支撑杆、42-吊架、5-阀门、51-安装腔、6-密封组件、61-弹簧、62-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聚武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聚武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2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