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倾倒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9094.2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1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任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倒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倾倒引流装置,包括梨形瓶体,以及设于梨形瓶体中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为柔性管;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所述梨形瓶体的外界连通,另一端连接有下坠件;所述引流管侧壁和/或所述下坠件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上游路中设有阻隔片,所述阻隔片中部设有通孔;还设有浮力球,所述浮力球位于所述阻隔片和所述出液口之间;有益效果是:通过重力球和浮力球的配合保证液体正常引流的前体下,避免了液体的逆流;利用浮力实现封堵止逆,可以更好的适用于瓶身倾倒的环境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引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倾倒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引流器具在临床应用广泛,其中非负压引流装置容易存在液体从引流器具向患者端逆流而造成引流不顺畅、污染床单等问题。
现有的引流器存在回流的现象,肛肠科引流物接触到空气回到患者体内有可能会引发二次感染,非常不利于肛肠科患者的治疗,但是现有的防止回流的引流器一般都是一次性使用,一定程度增加了患者负担。
如CN201643075U公开的防逆流胸外负压引流器,其仅是简单的设置了单向阀,这种单向阀虽然也能够实现止逆作业,但就无法在需要排液时便捷得打开单向阀,当瓶身倾倒时也会因为单向阀的关闭影响正常的引流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防倾倒引流装置,主要解决水封瓶倾到后溶液流出,倾倒时无法保持正常引流,管道露出水面时,气体和管内引流液逆行进入胸腔导致气胸过逆行导致感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防倾倒引流装置,包括瓶体,以及设于瓶体中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为柔性管;
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所述瓶体的外界连通,另一端连接有下坠件;
所述引流管侧壁和/或所述下坠件设有出液口,
所述出液口的上游路中设有阻隔片,所述阻隔片中部设有通孔;
还设有浮力球,所述浮力球位于所述阻隔片和所述出液口之间。
一种方式,所述引流管靠近所述下坠件的一端设有止逆机构,所述止逆机构为中通结构,所述止逆机构上游端设有阻隔片。
一种方式,所述浮力球位于所述止逆机构中。
一种方式,所述下坠件为中空结构。
一种方式,所述下坠件的中空部与所述引流管连通,所述下坠件侧壁开设有若干液孔。
一种方式,所述浮力球能进入所述下坠件中,所述浮力球的外径大于所述液孔内径。
一种方式,所述止逆机构侧壁设有出液口。
一种方式,所述浮力球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内径。
一种方式,所述瓶体内下部设有倒扣的碗型件,所述碗型件上端设有通管孔,
引流管下端穿过通管孔后到达碗型件中;
所述下坠件为中间粗两端细结构。
一种方式,所述下坠件和所述引流管间设有下阻隔片,所述下阻隔片位于所述浮力球下游。
一种方式,所述瓶体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管远离所述下坠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引流口。
一种方式,所述引流管和所述下坠件之间设有阻隔片;所述浮力球位于所述下坠件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利用浮力进行逆流封堵,当瓶体倾倒时,通过内外压差的平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引流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9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无纺布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运输的马桶精坯体及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