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的防拔管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5712.6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1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小妹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G08B3/10;G01V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线 感应 防拔管 预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的防拔管预警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壳体和蜂窝式菲涅尔透镜,所述壳体与蜂窝式菲涅尔透镜形成的容纳空间中设有红外线报警器,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调节蜂窝式菲涅尔透镜的透光区域的可伸缩遮光层,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固定的管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红外线感应的防拔管预警装置,能及时感应患者的拔管行为,发出预警,是护士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患者不配合情况下拔管的发生,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的防拔管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重症监护室有留置管道的患者,插管处具有疼痛等不舒服的症状,病情严重、意识模糊的患者会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拔管,甚至有患者在不配合治疗情况下拔管。如果留置管道被拔出,可能会产生失血,导致生命危险,另外重新插管,给病人造成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治疗成本。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时时注意临床重症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行为。
目前,在临床重症患者防拔管方面主要采用肢体约束性护具保护管道安全,这种传统的约束方式不仅降低患者舒适度,增加护士的工作量,且对于管路安全的保护不理想,仍有较高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的防拔管预警装置,能及时感应患者的拔管行为,发出预警,是护士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患者不配合情况下拔管的发生,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红外线感应的防拔管预警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壳体和蜂窝式菲涅尔透镜,所述壳体与蜂窝式菲涅尔透镜形成的容纳空间中设有红外线报警器,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调节蜂窝式菲涅尔透镜的透光区域的可伸缩遮光层,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固定的管路夹。
优选的,所述可伸缩遮光层包括环形支架、遮光片和铰接轴,所述环形支架与壳体连接,所述遮光片的两端通过铰接轴与环形支架铰接,所述遮光片上设有外卡扣和内卡扣,相邻两个遮光片通过外卡扣与内卡扣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遮光片对应的球面角不大于45°。
优选的,所述环形支架的内侧壁上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壳体通过环形滑槽与环形支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环形支架上设有锁紧螺母。
优选的,所述管路夹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且夹持面上设有软质卡齿。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报警器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有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探头、蜂鸣器、电池和开关,所述红外线探头设于蜂窝式菲涅尔透镜的焦点上。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报警器还包括用于调节感应距离的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报警器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可通过USB接口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管路夹将装置固定于所置管路,管路夹采用双抱合式固定,固定效果更佳,红外线报警器感应到患者肢体即将靠近管路,有可能做出拔管动作前发出警报,引起护理人员的注意,及时制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根据管路所在位置,通过可伸缩遮光层可个性化的设定红外感应范围;蜂窝式菲涅尔透镜可增加红外线的感应灵敏度,从而保证预警患者拔管动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环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环形支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遮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小妹,未经罗小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5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纸网定型工艺用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修饰板以及压力咖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