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出水总磷智能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5363.8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2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韩红桂;白星;乔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污水处理 出水 智能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出水总磷智能检测系统。包括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和出水总磷检测设备。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初沉池、生化反应池、二沉池;所述出水总磷检测设备包括现场数据检测设备和人机交互设备;所述现场数据检测设备包括显示屏一、开关一、指示灯一、接线端子、显示模块一、电源一、充电模块一、天线一、总线、水质参数综合检测装置、PLC及物联网无线数据终端(GPRS‑DTU);所述水质参数综合检测装置与PLC相连接,PLC与GPRS‑DTU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GPRS‑DTU,通过GPRS网络实时、连续地在人机交互设备显示出水总磷值并显示变化曲线,从界面判断现场出水总磷浓度,从而克服出水总磷难以实现在线检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以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对关键水质参数出水总磷TP的在线检测。
背景技术
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代社会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使当前人类面临淡水资源少、污水排放多、污染严重三大水资源危机,污水再生回用已经成为当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同时,我国人口规模的飞速提高使得社会对淡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由此引发的淡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已逐渐威胁到社会生活和国家的长期发展。
在城市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关键水质参数出水总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的最主要因子,是水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主要因素。许多工业及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磷元素处理效果不达标的现象,因此,我国制定了十分严格的污水处理出水总磷的排放标准。
据统计,我国近90%的污水处理厂在除磷方面仍存在困难,除磷方法与技术的开发与实施受到了较多约束,这主要是由于:污水中磷含量信息的获取困难,无法实现磷元素的实时检测.目前,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通过人工采样并结合化学方法的手段对包括出水总磷在内的过程数据进行检测。这种方法虽然精度较高,但其操作繁琐、耗时,无法满足对总磷检测日益提高的实时性要求。
为了克服化学测定方法的不足,部分学者研究建立了能够反应污水处理过程出水总磷的机理模型进而实现总磷的实时检测。目前,污水处理总磷的机理模型可以为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提供依据,同时在理想情况下可以根据模型的输入实时获得出水总磷的含量。但是,由于污水处理过程中进水流量、进水成分、污染物浓度、天气变化等参量随时间均可能发生剧烈变化,且污水处理过程经常工作在非平稳状态,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机理模型常常无法及时跟踪污水处理过程的变化,造成其长期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大,精度较低,很难满足总磷浓度连续、实时检测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出水总磷智能检测系统,更快、更准确地实现关键水质参数出水总磷的智能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5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