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震害发生时进行震害评估和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98626.3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3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邸博;郑愚;马宏伟;张黎飞;孙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52380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生 进行 评估 预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震害发生时进行震害评估和预警装置,包括底箱和固定在底箱顶部的计算机本体,所述底箱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计算机本体的左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防护板,且防护板左侧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与防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涉及震害评估预警技术领域。该用于震害发生时进行震害评估和预警装置,通过计算机本体的左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防护板,在计算机的插口处设置有防护板,在不使用计算机时,通过固定机构将防护板固定在计算机一侧,对插口进行遮挡防护,防止灰尘和水进入计算机,延长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震害评估预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震害发生时进行震害评估和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人口、财富正在迅速向城市集中,城市建筑群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形式日趋复杂、功能耦合愈加紧密,一旦发生强烈地震,会引起城市建筑群的严重破坏和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胁,且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因此要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做到监测预警、抢险救援及恢复重建的精准化。
目前在震害发生时,建筑物出现损伤,计算机设备根据地震等级并结合建筑物特征来进行快速评估和预警,能够及时通知人们进行逃生,但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在使用时,其插口均暴露在外部,灰尘和水容易进入,造成内部元件损坏,同时内部散热性较差,长时间使用后,使得计算机容易损坏,缩短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震害发生时进行震害评估和预警装置,解决了其插口均暴露在外部,灰尘和水容易进入,造成内部元件损坏,同时内部散热性较差,长时间使用后,使得计算机容易损坏,缩短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震害发生时进行震害评估和预警装置,包括底箱和固定在底箱顶部的计算机本体,所述底箱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计算机本体的左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防护板,且防护板左侧顶部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与防护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壁的两侧之间活动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活动板的一端与外壳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连接杆延伸至外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活动板远离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底箱的左侧开设有与固定杆相适配的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依次贯穿外壳、防护板和底箱并延伸至底箱的内部,所述防护板的右侧与底箱的左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第一导热板,所述底箱内壁的顶部与第一导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箱左侧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底箱内壁的左侧且位于散热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板的左侧与第二导热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杆,所述底箱左侧的底部且位于散热孔的一侧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底箱内壁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底箱内壁的右侧且位于环形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底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计算机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键盘,所述底箱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震害发生时进行震害评估和预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98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纳米碳酸钙生产线上的头尾料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线车速提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