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毂螺栓压装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72427.5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5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明;徐应权;刘大飞;谢达明;徐天石;董新伟;王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品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龚存云 |
| 地址: | 2314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毂 螺栓 装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毂螺栓压装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循环输送链螺栓压装工位正下方的可升降的支撑旋转盘,所述支撑旋转盘的两侧设有卡紧限位组件,所述支撑旋转盘的正上方架设有压装组件,所述压装组件包括有架设在循环输送链上螺栓压装工位正上方的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上安装有竖直向下的升降压紧气缸,所述升降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端安装有压头,所述压头的底端面上安装有以螺栓压装工位中心位置为中心的两个呈对角设置的压杆。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省时省力,直接通过电机驱动支撑旋转盘旋转即可,两两对角压装,稳定性好,压装效率高,压装力比较好,保证了压装质量,满足了批量加工生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装配生产线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轮毂螺栓压装机构。
背景技术
轮毂螺栓是连接车轮和车辆的高强度螺栓,连接位置是车轮的轮毂单元轴承;一般微型车上用的是10.9级,大中型车辆使用12.9级,T型头部轮毂螺栓大多为8.8级以上等级,承担汽车轮毂与车轴之间的大扭力连接,因此其结构大都是事先在轮毂装配时将螺栓压在轮毂外圈上,其需要的压力比较大,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整体式压装或单头压装,整体式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压装效果,但由于螺栓与螺栓孔的配合度不同,因此容易出现受力分布不均,而影响螺栓的压装效果,通过单头式压装虽然可以保证每个螺栓均受力压上,但其压装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从而影响装配效率,而且单头式压装容易出现压装过程不平稳的现象,从而影响产品的压装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轮毂螺栓压装机构,直接通过电机驱动支撑旋转盘旋转即可,两两对角压装,稳定性好,压装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轮毂螺栓压装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循环输送链螺栓压装工位正下方的可升降的支撑旋转盘,所述支撑旋转盘的两侧设有卡紧限位组件,所述支撑旋转盘的正上方架设有压装组件,所述压装组件包括有架设在循环输送链上螺栓压装工位正上方的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上安装有竖直向下的升降压紧气缸,所述升降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端安装有压头,所述压头的底端面上安装有以螺栓压装工位中心位置为中心的两个呈对角设置的压杆。
所述支撑旋转盘为圆形结构,其大小与待装配轮毂的底端面配合,所述支撑旋转盘的上端面分布有两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在同一直径上,且与待装配轮毂底端部的轴体外圈限位配合。
所述的支撑旋转盘的底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在移动座上,所述转轴的转动由其一侧的电机驱动,所述移动座的移动通过其下方的升降气缸驱动,所述升降气缸架设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分布有导杆,所述移动座上安装有与导杆配合的导套。
所述的卡紧限位组件包括有位于圆形支撑旋转盘两侧的弧形限位板,所述弧形限位板分别安装在两侧的水平设置的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端,所述推动气缸分别通过固定支架支撑架设。
所述的弧形限位板的上端面略高于支撑旋转盘的上端面,且位于螺栓压装工位上循环输送链的下方。
所述的压杆的底端部设有锥形面导向段,所述压杆的上端部设有限位台阶。
其原理是:通过其下方的支撑旋转盘的结构,实现了对装配线上的轮毂支撑和旋转,其上方设有两对角分布的压杆,对角式压装保证了压装过程中的平稳性,压装过程中,为了保证支撑旋转盘的稳定性,通过卡紧限位组件对支撑旋转盘进行卡紧固定,此位置的螺栓压紧之后,卡紧限位组件回位,对支撑旋转盘旋转一定角度,然后卡紧限位组件再卡紧固定,从而压装相邻位置的两螺栓,这样依次进行,直至整个螺栓完全压装完即可,整个过程中,其操作省时省力,直接通过电机驱动支撑旋转盘旋转即可,两两对角压装,稳定性好,压装效率高,压装力比较好,保证了压装质量,满足了批量加工生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品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品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24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