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轻木筛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66431.0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1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斯益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47/82;B65G23/04;B65G15/30;B65G47/04;B65G47/34;B07C5/18;B07C5/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宿迁市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筛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轻木筛选装置,涉及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收集车,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收集车。通过设置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控制器通过秤台检测轻木是否符合标准,符合标准的轻木通过输送带动输送至下一工序,不符合标准的轻木通过电动推杆推向第传动带上面并输送至收集车内,该装置通过秤台检测效率高,避免了采用人工手动识别的方式,保证了检测效率,再由人力识别异常轻木,保证了轻木检测效率同时保证了检测精准率,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该装置成本低廉,企业内部就可以组装完成,节约制造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轻木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轻木材质特轻,每立方米气干木材,平均重量只有112公斤,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的最轻且强度最高的木材,轻木木材结构特别,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绝热性能、足够强度与硬度,轻木是世界上最速生的树种之一,一年就可长到五六米,直径5-13厘米,由于它体内细胞组织更新很快,植株的各部分都异常轻软而富有弹性,轻木的用途:适於飞机结构和浮水装置,制造救生圈、救生衣、水雷浮子、登陆筏、浮桥,在国防工业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特殊,主要产于美洲的热带地区和南亚及东南亚热带地区,国内引入后由于环境的制约,只能适应个别地区的环境,因此在国内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因此会发生个人别木材供应商有意或无意的将其他的木材混入轻木中,以次充好,传统的轻木鉴别方式,大多数分为两种,对颜色的识别:木材的基本特征为边材浅黄白色,心材绿或浅绿,久则变浅,对重量的识别:手持式估算木材的重量,但是现有的鉴别方式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识别方法在应对少量的,小批次的来料检验时是可行的,有效的,但是如果大量的,上规模的来料时,靠传统的识别方法去识别轻木是即耗时间又耗人力,极大的降低的劳动生产率,也增加了成本,使用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轻木筛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轻木筛选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收集车,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一侧活动设置有收集车,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主动轮、从动轮和输送带,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主动轮的一端贯穿第一安装板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安装板的内部,所述从动轮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内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控制器和电动推杆,所述控制器位于电动推杆的前侧,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推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设置有秤台;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传动带,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防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左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壳,第一电机位于第一电机壳的内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的相背面均固定设置有支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轮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前侧,所述从动轮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后侧,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右侧面固定设置有稳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稳定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与光电传感器呈相对设置,所述稳定板的顶部通过支杆固定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斯益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斯益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6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散热式多级磁环
- 下一篇:一种电动操作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