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用端板与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62874.2 | 申请日: | 202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1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关俊山;肖康;王进军;杜肖源;郭其鑫;曹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33 | 分类号: | H01M50/233;H01M50/24;H01M50/244;H01M50/2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亚威 |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用端板 | ||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一种电池模组用端板与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用端板,包括:端板本体,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沿所述端板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固定孔贯通所述端板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且在所述端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固定孔的中心与所述端板本体的外表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孔的中心与所述端板本体的内表面的距离。利用该端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结构易磨损电池的绝缘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用端板与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一般包括端板、侧板和电池组,在将电池模组固定于电池包的壳体上时,需要利用端板与壳体进行固定。通常在端板上设置固定孔以和壳体连接。端板在厚度方向分为内表面和外表面,其中,内表面面向电池组设置,外表面位于远离电池组的一侧。固定孔通常设置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中间部位,以起到固定连接作用。发明人发现,在螺栓、铆钉等固定结构穿设固定孔以固定连接电池模组和电池包壳体时,会磨损电池,甚至会损坏绝缘膜,引发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用端板以及电池模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结构易磨损电池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用端板,包括:端板本体,所述端板固定在所述电池模组上时,所述端板本体的高度方向为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所述端板本体的厚度方向为所述电池模组中单体电池的排列方向;所述端板本体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在所述端板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固定孔贯通所述端板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且在所述端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固定孔靠近所述端板本体的外表面。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模组用端板,在设置固定孔时,通过将固定孔设置在靠近远离电池组的一侧,即设置在靠近端板本体外表面的一侧,可以在不改变盖板厚度的情况下,增加穿设固定孔的固定结构与电池组之间的间隙,不易损伤电池。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端板。
由于该电池模组包含本申请的端板,因此,本申请的电池模组中,电池绝缘膜不易被破坏,具有电气绝缘稳定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板本体与法兰螺栓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板内表面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端板;101-外表面;102-内表面;103-侧面;11-固定孔;12-焊接槽;121-槽壁;13-缺口;14-圆弧面;15-型腔;16-吊装孔;17-定位槽;2-侧板;21-侧板本体;22-侧板折耳;3-电池组;4-盖板;5-法兰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端板在电池模组中的位置关系,以及各个面的相对设置,先对包含端板的电池模组的结构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628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