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丸机的防粘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46234.2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3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贾洪文;邱岩;司海河;冷悦刚;李静茹;张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修正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宇波 |
地址: | 1306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丸机 防粘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丸机的防粘黏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底壁上设有独立腔室,限位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外壁两端,限位板上设有条形通孔,内齿环可移除式安装在壳体的端口内壁上,横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的两端、并设置在内齿环的下方,驱动电机的轴穿过横梁板,摆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轴上,旋转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摆动杆的另一端,齿轮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并与内齿环啮合,刮料辊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轴座内,具有防止丸剂粘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丸机的防粘黏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丸剂,如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和微丸等是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片形制剂。为了提高制丸效率,现在基本都采用制丸机通过设备中的搓丸机构代替手工制丸。
在成产制丸过程中,虽然提高了制丸效率,但在制丸过程中,丸型药剂会粘粘到制丸机面板上,如不及时清理会造成制丸辊堵塞发生卡机现象,久而久之会制丸机设备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由于丸剂粘连在制丸机面板上,容易导致制丸机卡机损伤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丸机的防粘黏装置,具有防止丸剂粘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制丸机的防粘黏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壁上设有独立腔室,限位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外壁两端,所述限位板上设有条形通孔,两个固定支板对称设置在限位板的两侧、并固定安装在壳体外壁上,内齿环可移除式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端口内壁上,横梁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壁的两端、并设置在内齿环的下方;
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独立腔室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轴穿过横梁板,摆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轴上,旋转轴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齿轮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并与内齿环啮合;
转盘,所述转盘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安装轴座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转盘上,所述安装轴座的另一端穿过条形通孔并滑动安装在条形通孔内,刮料辊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轴座内。
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板的条形通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缓冲垫。
优选的是,所述横梁板的两端设有防涨缩孔。
优选的是,所述内齿环与齿轮均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是,所述刮料辊上固定套装有摩擦垫。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支板远离壳体的一端与壳体端口平面的距离为3—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需安装在制丸机的制丸面板上使用,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摆动杆摆动,从而带动齿轮在自转的同时在内齿环上滑动,同时带动转盘和安装轴座运动,安装轴座在条形通孔内做直线往复滑动,最终带动起内部的刮料辊在制丸机面板上往复滑动的同时相对于条形通孔转动,可以将粘黏在制丸机面板上的丸剂刮掉,有益于防止丸剂粘黏影响制丸机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横梁板的俯视图;
图3为横梁板的侧视图。
图中:1壳体,2独立腔室,3固定支板,4限位板,5缓冲垫,6条形通孔,7内齿环,8横梁板,9防涨缩孔,10旋转轴,11齿轮,12转盘,13安装轴座,14刮料辊,15摩擦垫,16摆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修正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修正健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6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环保染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环保喷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