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收线的后置绞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45986.7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2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珊珊;张谦;张朝钦;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力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30 | 分类号: | B66D1/30;B66D1/38;B66D1/74;B66D1/28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张建斌 |
地址: | 4743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收线 后置 绞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收线的后置绞盘,包括绞盘框架、绞盘辊、辊外槽、连接组件、驱动电机、安装底座、承载横板、丝杆电机、滚珠丝杆、工作台、收线框体、承载上辊和承载下辊,所述绞盘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绞盘辊,且绞盘辊的外表面贯穿有辊外槽,所述绞盘辊的左端面连接有连接组件,且连接组件的左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丝杆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滚珠丝杆,且滚珠丝杆的外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端面安装有收线框体,且收线框体的内壁安装有承载上辊,所述承载上辊的下方设置有承载下辊。该绞盘采用凹陷设计的辊外槽贯穿在绞盘辊的外表面,使得缠绕在绞盘辊外层的绞线在回收的过程中横向的相对摩擦较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盘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收线的后置绞盘。
背景技术
绞盘是具有垂直安装的绞缆筒,在动力驱动下能卷绕但不储存绳索的机械,由人力或机械动力转动垂直设置的卷筒,水平卷绕挠性构件(钢丝绳、链条等)完成牵引作业的起重机具,有手动绞盘和电动绞盘两种,目前,绞盘在回收的过程中由于绞线缠绕点集中,导致绞线横向磨损较大,而且绞线在回收的过程中接触点同样产生较大摩擦,为此,我们提供一种便于收线的后置绞盘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收线的后置绞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收线的后置绞盘,包括绞盘框架、绞盘辊、辊外槽、连接组件、驱动电机、安装底座、承载横板、丝杆电机、滚珠丝杆、工作台、收线框体、承载上辊和承载下辊,所述绞盘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绞盘辊,且绞盘辊的外表面贯穿有辊外槽,所述绞盘辊的左端面连接有连接组件,且连接组件的左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绞盘框架的侧端面固定有安装底座,所述绞盘框架的前端面安装有承载横板,且承载横板的内壁固定有丝杆电机,所述丝杆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滚珠丝杆,且滚珠丝杆的外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端面安装有收线框体,且收线框体的内壁安装有承载上辊,所述承载上辊的下方设置有承载下辊。
优选的,所述绞盘框架与绞盘辊构成半包围结构,且辊外槽贯穿于绞盘辊的外表面呈凹陷设计。
优选的,所述绞盘辊通过连接组件与驱动电机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安装底座与绞盘框架的侧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横板与绞盘框架的前端面固定连接,且承载横板与绞盘辊位于同一水平方向上。
优选的,所述承载横板与丝杆电机构成半包围结构,且工作台的运动轨迹为水平方向。
优选的,所述承载上辊与承载下辊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且承载下辊和承载上辊均采用圆柱形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装置采用凹陷设计的辊外槽贯穿在绞盘辊的外表面,使得缠绕在绞盘辊外层的绞线在回收的过程中横向的相对摩擦较小,降低磨损同时利用丝杆传动原理在丝杆电机的驱动下使得工作台进行横向的左右移动,进而使得回收的绞线可以在绞盘辊的表面一层一层的进行覆盖,使得回收的绞线更加整体,避免相互堆积造成无法完全回收的情况,而且通过承载上辊和承载下辊的转动结构可以降低回收过程中接触点的磨损,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横板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线框体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绞盘框架;2、绞盘辊;3、辊外槽;4、连接组件;5、驱动电机;6、安装底座;7、承载横板;8、丝杆电机;9、滚珠丝杆;10、工作台;11、收线框体;12、承载上辊;13、承载下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力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阳力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45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片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电机组检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