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调古筝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916826.X | 申请日: | 2020-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9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威颖;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威颖 |
| 主分类号: | G10D1/04 | 分类号: | G10D1/04;G10D3/147 |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 地址: | 512026 广东省韶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调 古筝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调古筝,包括多个转调模块,所述转调模块与古筝主体的琴弦连接并悬空设置在古筝主体的面板上,所述转调模块包括转调模块主体和可向琴弦施加压力的转调部,转调模块主体设有调整通孔,转调部设置于调整通孔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转调的转调古筝,在不与琴面板接触实现弦上转调不影响古筝原有特色、外观及演奏方式的前提下可在演奏过程中任意快速准确转换乐曲调性,实现转调,扩大了古筝的演奏范围和提高古筝转调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筝,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转调古筝。
背景技术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古筝转换调音是以移动琴码实行,近几十年有不同类型古筝转调器出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截弦式转调,原理和移动琴码相同,但弦距需一定距离,会影响琴码外观且同时影响琴板震动共鸣从而使琴弦音色改变;另一种是张力式转调,以往大多在琴弦下在琴头或琴尾安装,由于张力式转调装置大多安装在弦下所经琴弦多次转折,容易造成音准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调音的转调古筝,在不影响古筝原有特色、外观及演奏方式的前提下可在演奏过程中任意快速准确转换乐曲调性,实现弦上转调,扩大了古筝的演奏范围和提高古筝转调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转调古筝,包括多个转调模块,所述转调模块与古筝主体的琴弦连接并悬空设置在古筝主体的面板上,所述转调模块包括转调模块主体和可向琴弦施加压力的转调部,转调模块主体设有调整通孔,转调部设置于调整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调部包括设在调整通孔内并可转动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靠近偏心轴的外侧与调音杠杆固定连接,转调模块主体的两端设有与琴弦连接的微调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调模块主体两端分别设有微调通孔,微调通孔上方固定设有微条螺母,微调螺栓旋入微条螺母且穿过微调通孔与微调器可转动地连接,通过拧紧微调螺栓,将转调模块主体固定在琴弦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古筝主体的面板上设有与转调模块对应的指示刻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调模块主体两端还分别设有指向面板的指示刻度的指示针,指示针不与面板直接接触,避免影响琴板震动共鸣而改变琴弦音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针是伸缩杆,在转调过程中,将指示针伸出,方便对应指示刻度来调整转调模块主体的位置,转调完成后,将指示针收回,不影响演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示针的上方设有调节把手,在调音时,拇指和中指抵住转调模块主体两边的调节把手,食指扳动调音杠杆使得偏心轮压紧或松开琴弦,防止在扳动调音杠杆时带动转调模块主体运动,从而改变转调模块在琴弦上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调模块主体的侧面设有贯穿转调模块主体的定位孔,转调模块主体的上端设有与定位孔垂直的定位螺栓,多个转调模块主体通过固定杆穿过定位孔并列设置在古筝主体的琴弦上,所述定位螺栓的底端从定位孔的侧面旋入定位孔内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拧紧定位螺栓使转调模块主体与固定杆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心轮的外侧面设有与琴弦相配合的琴弦凹槽,扳动调音杠杆使偏心轮压紧琴弦,琴弦嵌入琴弦凹槽内,防止在演奏过程中琴弦与偏心轮脱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威颖,未经陈威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168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园防冰雹全自动收放网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烫伤结构的煎药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