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相机镜头调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06837.X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2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马一鸣;徐佑林;卢聪;何祥坤;马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千一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3/32 | 分类号: | G03B13/3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程红霞 |
地址: | 400014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机 镜头 调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相机镜头调节结构,包括相机本体,相机本体的一侧可转动地安装有调节杆,调节杆沿相机本体的焦距方向设置,相机本体的调焦环上和调节杆上套箍有调节套,转动调节杆时,调节套带动相机本体的调焦环转动,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调节杆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转动相机的调焦环,从而起到调节相机焦距的目的,有利于提高被拍摄物的清晰度,提升正确识别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机镜头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仓储行业各种商品物流量越来越大,信息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复杂,仅凭手动记录方式和纸面传送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现有的有仓储管理系统主要通过条码、二维码、RFID等方式实现仓储管理,即先对存货进行赋码(或贴标),然后在各个作业环节,使用专用读取设备读取信息。
目前对于一些成堆叠放的货物,对其上的一维码/二维码的识别已开始采用专业设备进行批量读取,这些读取设备一般是采用相机对货物上的批量二维码拍照上传后,经专业处理软件识别处理,由于货物经过读取装置时,因操作不同,距离远近会有所改变,因此导致经常需要对相机进行手动调焦以使其能更好对焦,拍照更清晰,识别度更高,而由于相机一般被封装在专门的壳体内,导致需要频繁的打开相应的壳体后再调焦,操作繁琐、费时,导致货物出入库进度缓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相机镜头调节结构,该结构可方便作业人员对焦。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相机镜头调节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相机本体,该相机本体的一侧可转动地安装有调节杆,该调节杆沿所述相机本体的焦距方向设置,所述相机本体的调焦环上和所述调节杆上套箍有调节套,转动所述调节杆时,所述调节套带动所述相机本体的调焦环转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焦环可以是对焦环,也可以是变焦环,使用时,将整个结构封装在专门的壳体内,调节杆的一端活动伸出壳体,通过转动调节杆即可起到调节相机的调焦环的目的,从而达到调节相机镜头焦距的目的,操作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
上述相机本体的调焦环上套箍有第一摩擦力增大环,该第一摩擦力增大环的外表面粗糙度大于所述相机本体的调焦环表面粗糙度,所述调节杆上套箍有第二摩擦力增大环,该第二摩擦力增大环的外表面粗糙度大于所述调节杆的表面粗糙度,所述第一摩擦力增大环和第二摩擦力增大环上套箍有所述调节套。采用此结构,通过两个摩擦力增大环可有效增大调焦环、调节杆和调节套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调节。
上述第一摩擦力增大环和第二摩擦力增大环的外表面分别呈环形阵列状设置有第一齿,所述调节套的内表面设有与之对应的第二齿,所述调节套和所述第一摩擦力增大环、第二摩擦力增大环的重合处,所述第二齿伸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齿之间形成咬合状。采用此结构,调节套和调焦环、调节杆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可有效确保调节时调节套不会打滑。
还包括底板,所述相机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相机本体两端的所述底板上分别设有竖向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其中所述第一壁靠近所述相机本体的镜头一端,所述第一壁上对应所述相机本体的镜头开设有镜头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壁可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第二壁延伸并活动穿过该第二壁后形成调节部,所述调节部的自由端安装有调节手轮。采用此结构,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再覆盖一个门架状的罩体即可构成完整的壳体,通过调节手轮可以非常方便地转动调节杆。
上述调节杆上对应所述第二壁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抵在第二壁的内壁上。采用此结构,可防止转动调节杆时,调节杆从两个壁之间脱出。
上述调节套由长条形的带状体构成,该带状体的首端和尾端拼接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环状。采用此结构,需要更换调节套时将连接件取出即可,方便了更换和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千一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千一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068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