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湖泊治理用淤泥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57603.0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0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伟;洪隽琰;董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B01F15/02;B01F15/00;C02F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02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湖泊 治理 淤泥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湖泊治理用淤泥处理装置,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侧壁底部向内呈锥形收缩,所述搅拌筒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腿,所述搅拌筒的内壁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凸台,所述搅拌筒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台、转筒、排泥管、输料筒、第二减速电机、蛟龙叶片等,在淤泥排出的过程中,淤泥会向搅拌筒内壁与凸台侧壁之间聚集,同时,转动的刮条会将搅拌筒内壁底部的淤泥推入出泥管内,第二减速电机通过第二转轴带动蛟龙叶片旋转,会对由出泥管进入输料筒内的淤泥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从而将淤泥由排泥管处排出,且出泥管的端部无阻挡物,提高了淤泥排出的流畅性与排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河道湖泊治理用淤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一般需要对污染河道、湖泊等进行治理,而河道、湖泊中污染严重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淤泥堵塞造成水体中污染物排放困难的问题,这时必须要进行河道、湖泊的清淤治理。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流体随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河道清淤过程中需要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污泥固化是污泥处理中的重要环节,污泥由污泥泵或污泥车投入污泥配料器,经配料器输送至污泥混合搅拌机。污泥固化剂(一种或几种)由固化剂仓输送至污泥混合搅拌机。在混合搅拌机中污泥与固化剂充分混合搅拌,再由皮带输送机输送至污泥成品仓,污泥车在成品仓下等候装载搅拌后的污泥,然后运送至养护场自然养护或切成规则的块状养护至达到规定的强度。最后养护好的固化形态的污泥运送至填埋场填埋,或作他用。
然而现有的污泥搅拌器为了方便排出污泥,一般将搅拌器内壁的底部设为凹陷的圆锥状,出泥口设在搅拌器内壁底部的中央位置处,而转轴本身设在搅拌器中心线上,为了使转轴转动更加平稳,需在出泥口处设置轴座等部件,污泥通过出泥口时由于轴座等部件的阻挡容易导致排泥不畅通,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湖泊治理用淤泥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道湖泊治理用淤泥处理装置,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的侧壁底部向内呈锥形收缩,所述搅拌筒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腿,所述搅拌筒的内壁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凸台,所述搅拌筒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轴伸端贯穿搅拌筒与凸台后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的顶部向上呈锥形收缩,所述转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的底部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所述第二固定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条,所述刮条的一端与转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刮条的外壁与搅拌筒的内壁贴合,所述搅拌筒的底部贯穿设置有出泥管,所述出泥管的底部设置有排料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料机构包括输料筒,所述出泥管的底端贯穿输料筒的外壁,所述出泥管的外壁设置有泥浆阀,所述输料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速电机,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轴伸端贯穿输料筒的外壁后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输料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蛟龙叶片,所述输料筒的另一端侧壁贯穿设置有排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位于转筒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贯穿转筒的侧壁后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筒的底部与凸台的顶部转动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条与第二固定条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刮条与第一固定条交错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筒的外壁设置有开关,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均与开关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57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 下一篇:一种园林用显示屏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