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芦笋育苗的无土培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47868.2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9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邵果园;樊怀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何浩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芦笋 育苗 无土 培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芦笋育苗的无土培育装置,涉及栽培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育苗管和保温层,箱体的内部固定保温层,箱体的上方设置有水泵,水泵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贯穿箱体,水泵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有加热箱,加热箱的内部安装有加热丝,加热箱远离水泵的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有水箱,箱体的上方设置有营养液箱,营养液箱的一端连接有营养液管,营养液管远离营养液箱的一端贯穿箱体,营养液管的外侧安装有电磁阀,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排风扇,排风扇贯穿箱体,排风扇的外侧安装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可自动调整温度,极大地减少人力资源,为芦笋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加速芦笋育苗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芦笋育苗的无土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幼苗的生长发育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只有在育苗过程中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现有的苗种培育包括无土育苗和土壤育苗两种,无土育苗是指利用蛭石、泥炭、珍珠岩、岩棉等天然或人工合成基质及营养液,或者利用水培或雾培等方式进行育苗的方法,其具有劳动强度小,基质和用具易于消毒,减轻了苗期土传病虫害的发生,便于实行标准化管理和集约化育苗的优点,而土壤育苗具有应用广泛,技术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同时植株根毛数量多,土壤缓冲作用强,病害不容易蔓延等优点。
无土育苗和土壤育苗一样,必须严格控制光照、温度、水分和通气等因素,才能更好的培育优秀苗种,现有的苗木培育研究开发工作如火如荼,对苗木培育、改良和新品种开发的投入大幅度提高,而苗木推广使用前的大部分工作在实验室进行,现有的苗木品种众多,适宜的培育方式各异,现有的实验室用苗木培育装置大都功能较为单一,无土育苗和土壤育苗区分机制明显,因而不适合同时混合培育,且同一品种的苗木培育在实验室阶段需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土壤培育和无土培育的对比时,现有的培育装置无法充分满足,从而给研发工作带来阻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芦笋育苗的无土培育装置,通过设置水泵与喷头解决培育箱恒温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芦笋育苗的无土培育装置,包括箱体、育苗管和保温层,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所述保温层,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箱体,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安装有加热丝,所述加热箱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水管连接有水箱,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营养液箱,所述营养液箱的一端连接有营养液管,所述营养液管远离所述营养液箱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所述营养液管的外侧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贯穿所述箱体,所述排风扇的外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箱体,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壁上,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安装有LED灯组,所述LED灯组设置有多组。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育苗管,所述育苗管设置有多组,所述育苗管的外侧固定有卡块,所述育苗管的上方设置有透明盖。
优选的,所述营养液管的外侧安装有营养液分管,所述营养液分管设置有多组,所述营养液分管贯穿所述透明盖连接所述育苗管。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外侧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设置有多组。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侧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外侧固定有把手,所述箱门的内部安装有观察窗,所述箱体的外侧安装有操作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478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