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21705.7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2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群;李炳江;孙晓玉;郑浪;易祖良;刘奕凯;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田静 |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包括多组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依次叠置的叠芯,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设置有正极耳和负极耳;相邻的两层之间通过分布于四周边沿的双面胶带粘接,所述双面胶带均匀设置有供电解液通过的通孔;该实用新型在保证电解液通过的同时实现叠置层之间的固定,通过极片与相邻隔膜之间的有效固定和定位,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根据包装形式的不同分为方型铝壳电池、圆柱电池和软包电池几大类。其中软包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和可灵活定制尺寸等优势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一般来说,用在消费电子领域的软包电池多采用单极耳的卷绕结构,但是这种结构的电池内阻偏大,导致电池在大倍率放电时温升高、安全性差。尤其应用于动力领域以及要求大倍率放电的应用场景,单极耳结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基于此背景,具有多极耳结构的叠片电池应运而生,多极耳叠片电芯内阻小,可支持超大倍率放电,很好的弥补了单极耳卷绕结构的缺陷。
叠片电池虽然具备大倍率放电等优良特性,但是这种结构本身存在一些缺陷。与卷绕结构电池不同,叠片电池的极片四边都经过裁切,极片在叠片电池芯里容易向四个方向移动,一旦超过隔膜的边界,就会出现正负极接触,进而引发内短路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该实用新型在保证电解液通过的同时实现叠置层之间的固定,通过极片与相邻隔膜之间的有效固定和定位,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包括多组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依次叠置的叠芯,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设置有正极耳和负极耳;
相邻的两层之间通过分布于四周边沿的双面胶带粘接,所述双面胶带均匀设置有供电解液通过的通孔。
优选所述通孔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和菱形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本实用新型通过优选通孔形状保证电解液均匀通过双面胶带。
优选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5至5mm。本实用新型通过优选通孔的孔径保证电解液有效通过。
进一步改进,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处于所述叠芯同侧,所述双面胶带位于叠芯的两侧、正极耳和负极耳之间以及叠芯底部。充分保证叠置层之间的可靠粘接,防止叠置层之间发生相对位移造成电池短路。
进一步改进,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处于所述叠芯相对的两侧,所述双面胶带位于叠芯的两侧、正极耳两侧和负极耳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种电池形态,提高电池的应用范围。
优选所述双面胶带由聚酯薄膜、聚丙烯薄膜或者聚酰亚胺薄膜制成。本实用新型双面胶带与电解液相接触,优选上述材料制得的双面胶带,利于与电解液的长效浸泡接触,提高电池的稳定性。
优选处于叠芯两侧双面胶带宽度为:叠芯厚度+叠芯宽度*(10%至100%)。本实用新型优选叠芯两侧双面胶带的宽度,保证电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处于所述正极耳或者负极耳侧双面胶带的宽度为3至5倍的叠芯厚度,保证叠置层之间粘接牢固,保证电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所述双面胶带的厚度为10至100μm。
优选所述隔膜由聚乙烯膜、聚丙烯膜或陶瓷涂敷膜中的一种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双面胶带开设通孔的方式,一方面利用双面胶带将叠芯中相邻的叠置层粘接固定,同时也利用双面胶带的通孔保证了电解液与正极片和负极片的接触,防止叠芯中各层之间发生相对位移,防止电池发生短路,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1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材挤出设备
- 下一篇:一种集装箱式小型豆芽工厂化生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