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电芯追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21433.0 | 申请日: | 202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0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德;彭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葑全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76 | 分类号: | H01M50/576;H01M10/42;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63 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模组 追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电芯追溯装置,包括电池电芯机构和定位追溯机构,定位追溯机构固定安装在电池电芯机构上,通过在连接插钉的下端开设卡合弧面槽,并将设置有卡合半球块的套环通过复位弹簧固定安装在插接块开设的安装孔内,当固定连接时,将连接插钉插入插接块的安装孔内,卡合半球块固定卡合在卡合弧面槽内,达到锁死固定的效果,当需要拆除时,用配套的强力磁铁在插接块的上端进行吸附套环,套环上移使卡合半球块从卡合弧面槽内移出,达到拆卸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电芯追溯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为了防止锂离子电池模组电芯被偷窃,会在电芯上设置追溯装置,现有的追溯装置采用螺栓等连接方式固定在电芯壳体上,容易被拆除,保证不了追溯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电芯追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电芯追溯装置,包括电池电芯机构和定位追溯机构,定位追溯机构固定安装在电池电芯机构上,定位追溯机构不易被拆除,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电芯追溯装置,包括电池电芯机构和定位追溯机构,定位追溯机构固定安装在电池电芯机构上,电池电芯机构设置有电芯保护壳体、壳盖和连接插钉,壳盖固定安装在电芯保护壳体上,形成电池电芯机构整体,壳盖上固定安装连接插钉;
所述定位追溯机构包括定位器、连接耳片和锁死扣头件,定位器的两侧固定设置连接耳片,锁死扣头件固定安装在连接耳片上,且与连接插钉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盖设置有安装槽位、固定螺栓和插钉固定槽,安装槽位开设在壳盖上端面一侧,固定螺栓螺纹安装在壳盖的四角处,且壳盖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电芯保护壳体上,插钉固定槽开设在安装槽位的槽内两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插钉为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构件,并设置有卡合弧面槽,卡合弧面槽开设在连接插钉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定位器的型号为KM-02。
优选的,所述连接耳片设置有扣头安装槽和贯穿孔,扣头安装槽开设在连接耳片一端的,贯穿孔开设在扣头安装槽的槽内。
优选的,所述锁死扣头件包括插接块和锁死件,插接块固定安装在扣头安装槽内,锁死件安装在插接块内部。
优选的,所述插接块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开设在插接块的下端,且锁死件设置在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锁死件包括复位弹簧、套环和卡合半球块,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焊接在安装孔内,下端固定焊接套环,卡合半球块固定焊接在套环的下端两侧,且与卡合弧面槽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电芯追溯装置,将定位追溯机构通过锁死扣头件与连接插钉固定连接,固定安装在壳盖上,通过锁死扣头件与连接插钉的磁扣连接方式,使得安装更加方便,且与传统的螺栓连接相比,该连接方式不易拆除,需要使用配套的强力磁铁才能够将其拆除,防止人为将定位追溯机构从壳盖上拆除,将电芯盗窃的现象发生,而壳盖固定安装在电芯保护壳体上,形成电池电芯机构整体,将壳盖从电芯保护壳体上拆除,电池电芯机构将不能正常使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电芯追溯装置,将定位器通过连接耳片和锁死扣头件固定安装在电池电芯机构上,对电池电芯机构进行定位追踪,实时追踪其位置,防止被盗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葑全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葑全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1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