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混凝土灌装墙模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20074.7 | 申请日: | 2020-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9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余仁民;孙玉伟;赵家祥;金来祥;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晟兴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7/14 | 分类号: | E04G17/1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郭永 |
| 地址: | 21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混凝土 灌装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混凝土灌装墙模支撑装置,包括抵撑机构、电池组和辅助转动机构,所述抵撑机构贯穿底座的前后端面,且底座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自锁滚轮,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架,且转架搭放在固定架上,所述辅助转动机构转动连接在底座与转架之间。该建筑混凝土灌装墙模支撑装置,将两个相同的该装置移动并固定在所需地点之后,活塞杆可在液压缸的作用下伸长,套筒随着支柱一起移动,同时液压缸和套筒在各自对应第二轴杆的作用下转动,活塞杆、支柱和套筒对转架起到支撑的作用,方便辅助转架转动,转架转至垂直状态时可对墙模起到支撑的作用,使用完该装置之后可反向重复上述操作,方便将转架折叠收放起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混凝土灌装墙模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墙模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在向墙模内灌装混凝土之前需要将墙模支撑固定住,因此就需要使用到支撑装置。
现有的支撑装置移动起来不够便捷,且在使用该装置之前难以保证其稳定性,使用完之后不便折叠收放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灌装墙模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支撑装置移动起来不够便捷,且在使用该装置之前难以保证其稳定性,使用完之后不便折叠收放起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混凝土灌装墙模支撑装置,包括抵撑机构、电池组和辅助转动机构,
抵撑机构,所述抵撑机构贯穿底座的前后端面,且底座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自锁滚轮,所述底座上端面的右侧转动连接有转架,且转架搭放在固定架上,同时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端面的左侧;
辅助转动机构,所述辅助转动机构转动连接在底座与转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抵撑机构包括滑槽、支架、螺纹柱和抵撑板,且支架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同时滑槽开设在底座的前后端面内,所述支架上贯穿螺纹连接有螺纹柱,且螺纹柱的底部固定有抵撑板。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的底部卡合连接在限位框的内侧,且限位框固定在底座上,同时电池组电性连接有液压缸。
优选的,所述转架的底部通过第一轴杆转动连接在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辅助转动机构包括液压缸、第二轴杆、活塞杆、支柱、套筒和双头螺栓,且液压缸通过第二轴杆转动连接在底座上,同时液压缸位于限位框的左侧,所述液压缸的上侧通过活塞杆与支柱相连接,且支柱通过双头螺栓固定在套筒的内侧,同时套筒通过第二轴杆转动连接在转架的内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混凝土灌装墙模支撑装置,
(1)利用自锁滚轮将两个相同的该装置移动并贴靠在墙面的左右端面后,再前后抽动支架,接着手动向下拧动螺纹柱,抵撑板随之向下移动并抵紧固定在地面上,此时自锁滚轮失效,该装置能够稳固的放置在地面上;
(2)将两个相同的该装置移动并固定在所需地点之后,活塞杆可在液压缸的作用下伸长,套筒随着支柱一起移动,同时液压缸和套筒在各自对应第二轴杆的作用下转动,活塞杆、支柱和套筒对转架起到支撑的作用,方便辅助转架转动,转架转至垂直状态时可对墙模起到支撑的作用,使用完该装置之后可反向重复上述操作,方便将转架折叠收放起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晟兴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晟兴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20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门槛清洁装置专用的刷头组件
- 下一篇:一种除异味空气净化过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