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停式电子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815653.2 | 申请日: | 2020-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8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军;邓辉龙;吴振东;何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天长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51 | 分类号: | A24F40/51;A24F40/10;A24F40/40;A24F40/4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 ||
本实用新型的自停式电子烟,通过设置壳体、传动套件及注油套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设置有两个传感器,且两个传感器之间设置有间隔,两个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即滑杆移动的极限距离,当滑杆移动到往前或者往后移动到极限位置处时,设置在滑杆上的接触台阶会与其中一个传感器上的拨动部接触,此时,传感器即输出信号至电机中,让电机停止转动,有效地保护因电机的继续转动导致滑杆在极限位置处进一步移动而损坏自停式电子烟;此外,弧形引流管的设置,弧形引流管为弧形结构,防止烟油以高速度喷射出去,让烟油能够准确注入至自停式电子烟的发热位置处进行雾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停式电子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
一代电子烟的设计从外型上完全是模仿普通真烟的形状,烟弹是黄色,烟体是白色。这种一代电子烟流行了几年,因为其外型类似于真烟,在第一感觉上就被顾客所接受。但是,随着人们对第一代电子烟的使用越来越多,尤其是国外客户,慢慢的在使用过程中就发现了第一代电子烟的许多缺点,主要是表现在雾化器上面。第一代电子烟的雾化器很容易烧断,另外在更换烟弹的时候,容易伤害到雾化器的尖头部位。日积月累就会完全磨坏,最后导致雾化器不出烟。二代电子烟要比一代电子烟稍长,直径一般为9.25毫米,最主要的特点是雾化器经过了改进,雾化器外面带有保护罩,烟弹是插入到雾化器里面,而一代电子烟是雾化器插入到烟弹里面,两个正好相反。二代电子烟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把烟弹与雾化器进行了合并。第三代电子烟是采用一次性雾化器烟弹,相当于雾化器也是一次性的,解决了以前的问题,质量有很大的提升,并且外观和原材料做了更换。
电子烟内设置有雾化器,雾化器是电子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实现雾化器的精准注油,现有的雾化器是依靠电机完成精准注油工作的,虽然依靠电机能实现精准注油,但依靠电机驱动的方式还是存在缺陷,由于电机需要搭配滑杆来实现精准注油,倘若在电机转动的过程中,滑杆在电机的作用下移动到极限位置无法及时停止的话,滑杆就会在电机的转动下继续往前或者往后移动,发生上述这一情况就极有可能直接损坏电子烟内部的结构件或者直接损坏电子烟;
此外,现有的电子烟在注烟油时,柱塞在烟油瓶内移动,依靠气压把烟油注射至发热棒上,但在柱塞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烟油瓶的烟油会往外喷射,若柱塞移动过快,烟油就会以较大的速度喷射出去,烟油极有可能在高速度的情况下喷射至其他位置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机驱动滑杆移动到极限位置处时会停止工作的,安全可靠性高的以及烟油能够精确喷射至发热位置处上的自停式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自停式电子烟,包括:
壳体;
传动套件,所述传动套件包括PCB、电机、滑杆和传感器对,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PCB上,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滑杆内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滑杆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相螺接,所述滑杆于侧壁位置处上设置有接触台阶,所述传感器对包括两个传感器,两个所述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PCB上,两个所述传感器之间设置有间隔,且两个所述传感器上均设置有拨动部,两个所述拨动部均用于与所述接触台阶相接触;及
注油套件,所述注油套件包括烟油瓶、柱塞、弧形引流管和发热组件,所述烟油瓶设置于所述PCB上,所述柱塞设置于所述滑杆上,且所述柱塞位于所述烟油瓶内,所述弧形引流管与所述烟油瓶连通,所述弧形引流管上开设有注油孔,所述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PCB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丝和玻璃棒,所述发热丝设置于所述PCB上,所述玻璃棒被所述发热丝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天长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天长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5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生产用配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反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