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子风动力无耗材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14512.9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1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原;王应泉;陈建芬;罗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威霖住宅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B03C3/45;B03C3/41;B03C3/38;B03C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锦辉;陈艺琴 |
地址: | 3157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风动 耗材 空气 净化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子风动力无耗材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离子风动力装置、过滤器以及检测装置,所述离子风动力装置包括两层电极丝阵列,所述电极丝阵列上加持极性相反的高压电;所述电极丝阵列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强场荷电,是空气中出现带有正电和带有负电的粒子,通过正负电荷异性相吸的特点形成空气流动,流动后的空气经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吹出。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噪声并实现无耗材过滤,同时采用的面凝并技术对经过的带电粒子有更细致的凝并处理,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子风动力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作为可以提高空气清洁度的装置,其主要是通过内部的过滤单元以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空气净化器的风动力由电极带动风叶、风轮旋转或者中央空调提供风动力,这样会出现很强的噪声;离子风空气净化器往往使用高压静电除尘技术;同时纯离子风空气净化器对大粒径空气污染物有较好的过滤功能,但是对于小粒径的空气污染物处理效果很差,无法被推广。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空气净化器电机旋转造成的机械噪声、共振噪声、强风压的风动声,噪声升功率很大,用户不接受,没有市场竞争力;传统离子风空气净化器对于小粒径的空气污染物没有很好地处理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风动力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离子风动力无耗材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离子风动力装置、过滤器以及检测装置,所述离子风动力装置包括两层电极丝阵列,所述电极丝阵列上加持极性相反的高压电;所述电极丝阵列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强场荷电,使空气中出现带有正电和带有负电的粒子,通过正负电荷异性相吸的特点形成空气流动,流动后的空气经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吹出。
优选地,所述电极丝阵列中的电极丝平行设置,电极丝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间距为1-5cm。
优选地,所述电极丝为钨丝。
优选地,风道方向上游的电极丝阵列层加持正高压,下游电极丝阵列层加持负高压。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为面凝并过滤器,所述面凝并过滤器包括至少两层不同孔径的导电蜂窝。
优选地,所述导电蜂窝的孔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或者多边形。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层不同孔径的导电蜂窝具有相同形状的孔,其中相邻两层导电蜂窝的孔径的半径或者边长比为1:2、2:3、1:3或者3:4。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层不同孔径的导电蜂窝中相邻两层导电蜂窝间的间距为2~10mm。
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两层电极丝阵列之间的电信号。
优选地,所述电信号为反馈电流,通过检测到所述反馈电流的大小来调节两电极阵列的输出电压。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噪声并实现无耗材过滤,同时采用的面凝并技术对经过的带电粒子有更细致的凝并处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子风动力装置受力分析图。
图3是面凝并过滤器中单孔隙流体运动变化示意图。
图4是面凝并过滤器的面凝并功能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威霖住宅设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威霖住宅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145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组装式监控摄像头
- 下一篇:一种除潮防雨电缆沟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