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铲装机双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4234.5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8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郭超峰;滕锦图;李仕辉;王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20 | 分类号: | E02F9/20;E02F9/22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张勇;周晓艳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机 动力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铲装机双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离合器、电机、分动箱和液压泵;发动机和电机都可以单独作为铲装机的动力源,发动机和电机通过离合器连接,且发动机驱动离合器油泵给离合器供油,实现离合器的闭合和脱开,性能可靠;在隧道内铲装作业时主要用电动工作模式,无尾气排放,通风需求量小,节能环保,当外接电不方便时可以采用发动机工作模式进行铲装作业,灵活方便;同时发动机和电机采用同轴布置,分动箱将一个输入轴,转变为多个输出轴,分动箱每个输出端安装一件液压泵,实现了多件液压泵动力并联驱动输出,且结构简单、紧凑,有效缩短铲装机动力系统的长度尺寸,更好的适应在隧道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铲装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铲装机双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铲装机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尤其是在隧道内作业时,柴油发动机通风需求量大,施工成本高,还会污染环境,工人作业环境恶劣;同时目前隧道施工装备常用的混合动力系统,基本上是,柴油发动机仅驱动设备行走,电机仅驱动设备工作,发动机和电机各配置一套液压泵组,这种混合系统占用很大的空间,而隧道内设备的尺寸受限,适用性差;当发动机或一电机个出现故障时,设备就无法正常使用,影响其他施工工序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铲装机双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离合器、电机、分动箱和液压泵;发动机输出端与离合器连接,离合器另一端与电机输入端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分动箱连接,同时电机与外部供电电性连接;分动箱包括多个输出端,分动箱的输出端与液压泵连接;所述发动机与ECU连接,ECU与铲装机控制系统连接;铲装机控制系统上连接有控制阀组,控制阀组包括控制阀,控制阀与离合器连接。
进一步地,本申请装置包括发电机与冷却水泵,发电机和冷却水泵设置于分动箱的固定座上,分动箱的其中一输出轴、发电机输入轴和冷却水泵的输入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安装有第一传动带,第二带轮与第三带轮之间安装有第二传动带;发电机与铲装机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为铲装机控制系统供电;冷水水泵通过管道连通于电机的进水口。
进一步地,本申请装置包括第一联轴器,第一联轴器一端与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联轴器的另一端与离合器的输入轴连接;离合器上还连接有离合器泵。
进一步地,本申请装置包括第二联轴器,第二联轴器一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第二联轴器另一端与分动箱输入轴连接。
进一步地,本申请装置包括电池,电池与发电机电性连接,发电机给电池充电储能,电池为铲装机控制系统供电。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铲装机双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离合器、电机、分动箱和液压泵;发动机和电机都可以单独作为铲装机的动力源,发动机和电机通过离合器连接,且发动机驱动离合器油泵给离合器供油,实现离合器的闭合和脱开,性能可靠;在隧道内铲装作业时主要用电动工作模式,无尾气排放,通风需求量小,节能环保,当外接电不方便时可以采用发动机工作模式进行铲装作业,灵活方便;同时发动机和电机采用同轴布置,分动箱将一个输入轴,转变为多个输出轴,分动箱每个输出端安装一件液压泵,实现了多件液压泵动力并联驱动输出,且结构简单、紧凑,有效缩短铲装机动力系统的长度尺寸,更好的适应在隧道内使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铲装机双动力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一种铲装机双动力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4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箱抗震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家居配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