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安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1070.2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3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圆飞;何竞择;刘念;李保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7C9/1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龚颐雯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安检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安检系统,属于安全检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安检系统设备整体占地面积大,对场地要求严格,且设备用途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安检系统包括行李领取单元和安检单元;行李领取单元设有信号发送装置,被安检人员进入行李领取单元后,所述信号发送装置通知智能机器人领取行李,智能机器人将被检行李搬运到安检单元,在安检单元对行李进行安检。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机器人来进行行李运输,机器人的数量和安检场地大小可迅速调节,有效利用设备和场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检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体化安全检查系统,包括行李投入部、传输部、检查部、分拣部、领取部、人工检查部、行李筐返回部和行李筐返回回路等。被安检人员在行李投入部取出空的行李筐,将随身行李放入行李筐,推入传输部。行李筐带着待安检行李经传输部到达检查部,进行安全检查,识别是否有可疑物品,给出行李危险或安全的判定。可疑行李被分拣到人工检查部,经人工检查后,再由传输带输送到安检部之前,进行再次安检;安全行李由传输带输送到行李领取部,被安检人员在领取部领走随身行李,空行李筐经由行李筐返回部下降到行李筐返回回路,通过行李筐返回回路,行李筐返回到行李投入部的下面。
这种一体化安全检查系统,行李的传输和行李筐的返回均通过传送辊或者传输带传输,设备整体占地面积大,对场地要求严格。在安检工作处于低谷期时,部分检查系统被闲置,但被占用的场地不能被有效利用,同时安检设备用途单一,成本高,只能被用于安检,设备不能有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智能安检系统,采用智能机器人来进行行李运输,机器人的数量和安检场地大小可迅速调节,有效利用设备和场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安检系统,包括行李领取单元和安检单元;行李领取单元设有信号发送装置,被安检人员进入行李领取单元后,所述信号发送装置通知智能机器人领取行李,智能机器人将被检行李搬运到安检单元,在安检单元对行李进行安检。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安检系统还包括人员等待单元,人员等待单元设有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椅编号和第二人员信息采集设备,人员等待单元用于被安检人员领取安检完毕的行李。
进一步地,行李领取单元入口设有信息验证设备,用于采集被安检人员的信息并与系统核对。
进一步地,行李领取单元和人员等待单元之间设有人体安检设备,用于检查被安检人员是否携带危险物品。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机器人带有射频标签、行李放置托盘和第一人员信息采集设备,机器人领取行李后将人员信息、行李信息和机器人的射频标签关联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人员信息采集设备为第一人脸识别设备,所述第二人员信息采集设备为第二人脸识别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人员信息采集设备为第一指纹采集设备,所述第二人员信息采集设备为第二指纹设备。
进一步地,安检单元设有安检设备和人工检查台。
进一步地,所述安检设备设有机器人射频阅读器。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安检系统还包括机器人等待单元,智能机器人不工作时位于机器人等待单元。
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机器人来进行行李运输,可快速调整机器人数量,快速调整行李领取单元和人员等待单元大小,使场地被占用的面积小,提高场地使用率。
(2)本实用新型的安检系统在安检工作量小的时候,通过机器人资源调配,闲置机器人承担其他工作,可最大限度提高设备的使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1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耙地机的耙齿结构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