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线穿越围护桩下部土体的加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4414.7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3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华;贾文彪;孙靖民;杜逸璞;路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74;E02D1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线 穿越 围护 下部 加固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线穿越围护桩下部土体的加固系统,包括若干预应力锚杆,若干预应力锚杆均匀布设在地下管线穿越围护桩位置的下部土体中;钢筋网片铺设在地下管线穿越围护桩位置的下部土体表面,钢筋网片的外侧设置有喷射混凝土;冠梁设置在围护桩的顶端,吊架水平设置在地下管线的正上方,吊架的两端与冠梁固定连接;吊架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吊篮,通过吊篮对地下管线悬吊固定;本实用新型利用在吊架上设置吊篮对地下管线进行悬挂固定;通过在管线穿越围护桩位置的土体中施工预应力锚杆、挂钢筋网片及喷射混凝土,将因管线穿越而未施工围护桩位置范围的土体进行整体加固,提高了未打桩部位土体的稳定性,确保了基坑的整体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线穿越围护桩下部土体的加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交通的拥堵和土地资源的稀缺,这一系列问题都使得城市开始大力发展地下工程,包括地下交通工程和地下商场等。在地下工程的建设中常常会遇到地下管线不能迁移,其位置和围护桩位置重叠的问题,要求在地下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地下管线的安全性,又要保证围护桩位土体的稳定性。
在传统工艺中,一般在实施地下结构前,需要将地下结构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迁出,待结构完成后,再改迁回来;当地下管线与围护桩在高程上冲突时,既有的处理方法是将地下管线永久迁出围护桩位的范围。当地下管线不能改迁并且同时穿越围护桩位时,导致围护桩位置无法进行打桩,围护桩位置下部土体从而未进行加固,对整个基坑造成较大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线穿越围护桩下部土体的加固系统,以解决地下结构场地中,当地下管线与围护桩在高程上冲突时,导致围护桩位置无法进行围护桩施工,围护桩位置的下部土体无法进行加固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线穿越围护桩下部土体的加固系统,所述加固系统用于对地下管线穿越围护桩位置的下部土体进行加固;所述加固系统包括若干预应力锚杆、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冠梁及吊架;若干预应力锚杆均匀布设在地下管线穿越围护桩位置的下部土体中,钢筋网片铺设在地下管线穿越围护桩位置的下部土体表面,钢筋网片的外侧设置有喷射混凝土;冠梁设置在既有围护桩的顶端,吊架水平设置在地下管线的正上方,吊架的两端与冠梁固定连接;吊架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吊篮,吊篮的上端与吊架固定连接,吊篮的下端与地下管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预应力锚杆倾斜向下伸入土体中,预应力锚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25°。
进一步的,若干预应力锚杆呈矩形阵列设置,预应力锚杆的竖向间距为4.5-5.0m,水平间距为1.50-2.0m。
进一步的,钢筋网片采用钢筋纵横交错绑扎或焊接形成,钢筋直径为6-12mm,钢筋间距为150-300mm。
进一步的,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为40-50mm。
进一步的,冠梁的外侧设置有混凝土挡墙。
进一步的,混凝土挡墙的高度超出吊架的高度,混凝土挡墙与吊架的高度差大于等于40mm,且混凝土挡墙的高度小于等于路面高度。
进一步的,吊篮包括上部连接梁、下部横担及两根吊杆,上部连接梁、吊杆及下部横担依次连接,形成矩形框结构,矩形框结构套设在地下管线的外侧;上部连接梁固定设置在吊架的底部,下部横担紧贴设置地下管线的底部。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吊篮的间距为1.0-4.0m;上部连接梁采用20#槽钢,20#槽钢与吊架的底部焊接固定;下部横担采用30#槽钢,吊杆采用HRB400圆钢。
进一步的,吊架采用军便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4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格栅总成
- 下一篇:一种餐厨垃圾制备沼气用高效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