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曳引绳的张力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0200.4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1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傅军平;陈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B7/12 | 分类号: | B66B7/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1 | 代理人: | 谢永 |
地址: | 310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曳引绳 张力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绳的张力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座、检测盒和固定座,所述检测盒固定于检测座上,所述检测盒底部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嵌合于检测座内部,所述伸缩柱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检测座通过滑动座嵌合于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一侧设有滑轨和锁紧孔,另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检测座上设有转动盘座。本张力检测设备采用夹持转动检测的方式,面对不同大小的滑轮连接轴时,只需通过转动把手调整夹紧组件的夹紧位置即可,无需更换匹配大小相同的张力检测设备,有效的提高了张力检测设备的功能性,同时检测座可以针对滑轮连接轴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张力检测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曳引绳的张力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张力检测器,也叫张力传感器,是张力控制过程中,用于测量卷材张力值大小的仪器,张力检测器按其原理可分为应变片型和微位移型,改变值的多少将正比于所受张力的大小,产生位移,由于板簧的位移量极小,大约± 200μm。另外,由外型结构上又分为:轴台式、穿轴式、悬臂式等。
张力检测设备在检测时都是与引绳衔接的滑轮的连接轴衔接,引绳的张力会通过滑轮进行传递,目前的张力检测设备上都设有轴孔,通过轴孔与滑轮的连接轴衔接,由于轴孔一般都是固定大小的孔体,只能和对应大小的连接轴衔接,对于一些不同大小滑轮的连接轴来说,将无法嵌入,因此,需要更换匹配相同的张力检测器,从而造成流程的繁琐,同时导致目前张力检测器功能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曳引绳的张力检测设备,解决了固定大小的张力检测器上的轴孔,只能和对应大小的连接轴衔接,对于一些不同大小滑轮的连接轴来说,将无法嵌入,因此,需要更换匹配相同的张力检测器,从而造成流程的繁琐,同时导致目前张力检测器功能的局限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梯曳引绳的张力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座、检测盒和固定座,所述检测盒固定于检测座上,所述检测盒底部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嵌合于检测座内部,所述伸缩柱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检测座通过滑动座嵌合于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一侧设有滑轨和锁紧孔,另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检测座上设有转动盘座,所述转动盘座嵌合于检测座上且通过联轴器与检测座内部的张力检测装置连接,所述转动盘座的两侧设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载板、夹紧片和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设有旋转把手,另一端贯穿载板且通过旋转螺盘与夹紧片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紧片为弧形结构,所述夹紧片的夹紧面上设有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粘合于夹紧片上。
优选的,所述滑动座与滑轨嵌合连接,所述滑动座两侧设有限位块,所述滑轨两侧设有限位滑道,所述限位滑道与限位块嵌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孔按纵向分布于伸缩柱上,所述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孔的大小相同且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为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为螺孔。
优选的,所述载板焊接于转动盘座上,所述载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纹杆的螺纹匹配一致。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底部设有延伸板,所述锁紧孔位于延伸板的两端,所述锁紧孔为螺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曳引绳的张力检测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张力检测设备采用夹持转动检测的方式,通过夹持组件可对不同大小的滑轮的连接轴进行夹持固定,面对不同大小的滑轮连接轴时,只需通过转动把手调整夹紧组件的夹紧位置即可,无需更换匹配大小相同的张力检测设备,有效的提高了张力检测设备的功能性,同时检测座可以针对滑轮连接轴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张力检测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0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