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边坡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735066.2 | 申请日: | 2020-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4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王伟;蒋官业;陈云;吴雷雷;江磊;王川;高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岳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边坡结构,包括坡体、第一梁件、第二梁件和锚杆,第一梁件和第二梁件铺设在坡体的坡面区上,第一梁件和第二梁件的交错处为连接部,锚杆插入坡体中,锚杆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锚杆的一端与格构梁的节点连接,相比连接在格构梁的其他位置,有利于更好地将格构梁的受力传递给坡体深层的土体,提高整个边坡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边坡结构。
背景技术
原始的土质边坡容易出现坍塌、滑坡或剥落等情况,尤其是容易被雨水冲刷的坡面部分,坍塌的土体容易阻断道路而影响交通甚至造成事故。现在通常会对边坡进行围护或支撑,但改造后的边坡,其结构稳定性仍然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稳定性好的边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边坡结构,包括:坡体,包括坡面区;格构梁,铺设在所述坡面区上,包括第一梁件和第二梁件,所述第一梁件与所述第二梁件交错分布,所述第一梁件与所述第二梁件的交错处形成连接部;锚杆,插入所述坡体中,所述锚杆的一端与连接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边坡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格构梁能够承载坡面土体的压力和下滑力,格构梁的节点处,即第二梁件和第一梁件的交错处,为格构梁的应力集中处;锚杆的一端与格构梁的节点连接,相比连接在格构梁的其他位置,有利于更好地将格构梁的受力传递给坡体深层的土体,提高整个边坡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边坡结构,所述第一梁件和所述第二梁件围合形成植被区,所述植被区种植有植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边坡结构,所述格构梁为钢筋混凝土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边坡结构,所述锚杆的端部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基于所述锚杆的中心朝锚杆的侧部延伸,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连接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边坡结构,还包括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位于所述坡体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边坡结构,所述排水沟还设置于所述坡体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边坡结构,所述坡体包括中间平台,所述坡面区包括多个分坡面,所述中间平台的两端分别与上下相邻的两个分坡面连接,所述排水沟还设置于所述中间平台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边坡结构,所述格构梁还包括压梁,所述压梁铺设在所述分坡面与所述坡体的顶部的交接处,或设置在所述分坡面与所述坡体的底部的交接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边坡结构,所述压梁还设置在所述中间平台与所述分坡面的交接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的边坡结构,还包括挡墙,所述挡墙设置在所述坡体的底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些实施例中边坡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为坡面区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一些实施例中锚杆与连接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一些实施例中挡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5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收纳的可折叠绝缘操作杆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的无缝拼接浴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