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门诊用熏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32692.6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3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肖双阳;熊天鸿;郝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3/06 | 分类号: | A61H33/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云***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内科 门诊 熏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门诊用熏蒸装置,包括熏蒸座椅和加热箱,所述熏蒸座椅的底部设置有蒸汽入口,所述熏蒸座椅的一侧设置有按钮,所述熏蒸座椅背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的下端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靠背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加热箱的正面设置有蒸汽阀门,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开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垫,所述加热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该中医内科门诊用熏蒸装置,通过设置在加热箱内滤网和限位挡块的配合设置,可以将中药放置在滤网上,通过设置在加热箱上的蒸汽阀门,可以选择性的开启或关闭哪一个阀门,提高了蒸汽使用时的针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用熏蒸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内科门诊用熏蒸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外治疗法的分支。中药熏蒸疗法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被称为“烘雅”。中药熏蒸是以热药蒸汽为治疗因子的化学、物理综合疗法,这种方法最早用于临床的自先秦就有记载,后世不乏其术。
现有的熏蒸方法可以使用桑拿房,在其中放入中药药物,将药物加热使蒸汽作用在人体上,但是在中药使用过后,较难将中药和药液分离出来,而且这种桑拿房需要很大的空间,并且不论有多少人,都需要将加热装置开启,在病患少的时候会造成很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门诊用熏蒸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内科门诊用熏蒸装置,包括熏蒸座椅和加热箱,所述熏蒸座椅的底部设置有蒸汽入口,所述熏蒸座椅的一侧设置有按钮,所述熏蒸座椅背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靠背,所述靠背的下端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靠背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加热箱的正面设置有蒸汽阀门,所述加热箱的内部开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的底部设置有加热垫,所述加热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滤网,所述加热箱的一侧开设有泄水阀门,所述加热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加热箱的顶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可选的,所述弹簧远离所述顶块的一端与所述靠背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万向轮呈矩形阵列的形式排列在所述加热箱的下表面。
可选的,所述熏蒸座椅与所述靠背的表面均开设有孔洞。
可选的,所述蒸汽阀门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远离所述蒸汽阀门的一端与所述蒸汽入口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蒸汽阀门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蒸汽阀门呈线性排列在所述加热箱的正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门诊用熏蒸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中医内科门诊用熏蒸装置,通过设置在加热箱内滤网和限位挡块的配合设置,可以将中药放置在滤网上,使用结束后可以将滤网提起,同时将中药和药液进行分离,通过设置在箱盖上的密封垫,可以在加热的时候放置蒸汽溢出,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
2、该中医内科门诊用熏蒸装置,通过设置在加热箱上的蒸汽阀门,可以选择性的开启或关闭哪一个阀门,提高了蒸汽使用时的针对性,通过按钮、顶块和支撑腿的配合设置,可以将靠背放置在地面上,使得患者可以躺在上边,不用的时候又可以收起来,降低了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等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箱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326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煤掘进机用降尘工具
- 下一篇:一种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