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逆变直流弧焊机的自动走丝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95908.6 | 申请日: | 2020-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4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奔;陈刚强;周州;冯道臣;欧阳俊鑫;郑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K9/133 | 分类号: | B23K9/133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直流 弧焊机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机零部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逆变直流弧焊机的自动走丝装置。包括出丝机构和自动走丝机构;所述出丝机构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至少两对支架、出丝枪、焊丝、设于支架上的出丝滚轮和储丝筒;所述自动走丝机构包括轨道、设于轨道上的滑块、设于滑块上的悬臂结构、设于悬臂结构上的转动移动结构、设于转动移动结构上的出丝枪固定机构;所述滑块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滑块在轨道上移动和控制转动移动结构运作的控制箱。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匀速、高效焊接的目的,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机零部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逆变直流弧焊机的自动走丝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焊接具有密封性好、连接强度高、适应性强以及生产效率高等特点,且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等大型设备和结构件的连接上。因此,焊接质量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一个零件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对于传统的逆变直流弧焊机来说,因为没有配备相应的自动走丝装置,需要焊接时进行人工手动送丝,使得不能做到送丝速度和焊枪移动速度的一致,这将会导致焊接接头质量变差,既影响工程进度、又会增加成本。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和逆变直流弧焊机相适配的自动走丝装置,就显得十分必要。
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1543018.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述的一种自动焊接机的走丝装置,包括台架、电机、大齿轮盘、小齿轮盘、连杆、连杆齿轮、左转锥形齿轮和右转锥形齿轮;所述的台架为框架结构金属架,所述的台架包括主架和支架,所述的支架包括竖杆和横杆,所述的横杆可以在所述的竖杆上上下滑动、旋转调节;所述的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的主架内的地面上,所述的电机上端传动轴与所述的大齿轮盘固定连接,所述的小齿轮盘与所述的大齿轮盘水平方向啮合联动,所述的连杆穿过所述的小齿轮盘的中心位置,所述的连杆顶端与所述的连杆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与所述的主架的金属脚杆通过一对连接件活动连接,在一对所述的连接件内旋转;所述的连杆齿轮设置为弧底锥形齿轮,所述的左转锥形齿轮和所述的右转锥形齿轮对称设置,分别与所述的连杆齿轮的齿轮盘左右两边的齿轮相互啮合联动;所述的左转锥形齿轮与所述的右转锥形齿轮的中心通过中轴活动串联,在所述的左转锥形齿轮与所述的右转锥形齿轮之间的中轴上套设凹槽辊筒,在所述的凹槽辊筒上方活动设置一个副凹槽辊筒,与所述的凹槽辊筒配合转动,焊丝穿过所述的凹槽辊筒与所述的副凹槽辊筒之间的空隙连接到伸缩焊枪的焊枪头上。虽然具有减小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强度等优势,但是其缺点在于仅能将焊丝缓缓匀速输送到所述的焊枪头进行焊接,而不能实现出丝枪和焊枪进行同步移动,进而实现精准、高效的焊接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逆变直流弧焊机,由于缺少配备相应的自动走丝装置,需要焊接时人工手动送丝,不能做到送丝速度和焊枪移动速度一致,导致焊接接头质量变差,影响工程进度和增加成本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对出丝枪和焊枪实现同步移动,进而实现精准、高效焊接目的的用于逆变直流弧焊机的自动走丝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逆变直流弧焊机的自动走丝装置,包括出丝机构和自动走丝机构;所述出丝机构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至少两对支架、出丝枪、焊丝、设于支架上的出丝滚轮和储丝筒;所述支架均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其中一对支架上固定有储丝筒,剩余的各对支架上均固定有出丝滚轮,所述焊丝依次环绕在储丝筒和出丝滚轮上,并穿入出丝枪内,由出丝枪输出;所述自动走丝机构包括轨道、设于轨道上的滑块、设于滑块上的悬臂结构、设于悬臂结构上的转动移动结构、设于转动移动结构上的出丝枪固定机构;所述出丝枪固定于出丝枪固定机构内,所述出丝枪固定机构、转动移动结构、悬臂结构和滑块依次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滑块在轨道上移动和控制转动移动结构运作的控制箱。
作为优选,所述出丝机构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分别与储丝筒和出丝滚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59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