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分体式介入病员裤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9265.6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4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范萍;周丽丽;李萍;赵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1/06;A41D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缪友建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体式 介入 病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改良型分体式介入病员裤,涉及脑血管病辅助用具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解决患者在进行排泄时需要将病员裤脱去的问题。所述裤管上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设置为柔软结构,所述连接片与裤管缝合连接,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设置为矩形槽状,所述镂空槽的一侧设置有缝合片,所述缝合片设置有两个,所述缝合片与连接片缝合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后端设置有暗扣座,所述暗扣座与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暗扣座的内部设置有暗扣头,所述暗扣座与暗扣头设置为配合,所述暗扣头上设置有封底带,所述封底带设置为柔软结构,所述封底带与暗扣头固定连接,所述封底带上设置有固定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脑血管病辅助用具相关领域,具体为改良型分体式介入病员裤。
背景技术
脑血管病是脑部血管各种疾病的统称,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狭窄或闭塞、脑动脉炎、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瘘、脑血管损伤等各种病因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脑血管介入造影及治疗是目前诊治脑血管病最有效的方法,最常选用的术式是经股动脉穿刺途径。但是,介入诊疗技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治疗措施,该项技术需要进行股动脉穿刺,损害了动脉血管完整性、损伤了血管内皮、或过度使用抗凝剂,破坏了凝血机制,再加上术后穿刺部位压迫方法不当、压迫时间过短、患者过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术后有可能发生穿刺局部出血及血肿等并发症。刺穿动脉壁、反复多次穿刺、肝素使用过量、凝血功能障碍、穿刺部位压迫不准确、压迫时间短、术肢活动频繁和或活动度大等是引起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的常见原因,于是对于患者腿部的保护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
而现有的病员裤在进行使用时,常常会因为需要多次穿脱病员裤来便利患者进行排泄,但随着穿脱次数的增加,引发患者病情的的可能性也就逐渐增加;因此市场急需研制改良型分体式介入病员裤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改良型分体式介入病员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解决患者在进行排泄时需要将病员裤脱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良型分体式介入病员裤,包括裤管,所述裤管上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设置为柔软结构,所述连接片与裤管缝合连接,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设置为矩形槽状,所述镂空槽的一侧设置有缝合片,所述缝合片设置有两个,所述缝合片与连接片缝合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后端设置有暗扣座,所述暗扣座与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暗扣座的内部设置有暗扣头,所述暗扣座与暗扣头设置为配合,所述暗扣头上设置有封底带,所述封底带设置为柔软结构,所述封底带与暗扣头固定连接,所述封底带上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设置为矩形片状,所述封底带与连接片通过固定片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的一侧设置有系带绳,所述系带绳设置有多个,所述系带绳的上端设置有分边开口,所述分边开口设置有两个,所述裤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分边开口,所述裤管的两侧均设置有裂边,所述裤管通过系带绳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边开口的上端设置有裤腰,所述裤腰与裤管缝合连接,所述裤腰上设置有第一腰带环,所述第一腰带环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腰带环与裤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腰带环上设置有腰带槽,所述第一腰带环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腰带环,所述第二腰带环上设置有两个腰带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腰带环的内部设置有腰带,所述腰带设置为长条状,所述腰带穿过第一腰带环与第二腰带环缠绕于裤腰上,所述腰带的一端与第一腰带环固定连接,所述腰带的另一端与第二腰带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下端的一侧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设置有两个,所述魔术贴的前端设置有裤腿,所述魔术贴与裤腿粘贴连接,所述裤腿的内部设置有魔术贴片,且魔术贴片与魔术贴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裤腿上设置有封脚环,所述封脚环设置有两个,所述封脚环与裤腿缝合连接,所述封脚环的内部设置有松紧带,且松紧带与封脚环缝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9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污水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定子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