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柱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64647.1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7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华;陈伟科;彭进平;李素英;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B01D1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交换 树脂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柱,包括填充柱和填充在所述填充柱内的树脂,所述填充柱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填充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桨和搅拌壳,所述搅拌壳为内部中空的圆柱状壳体,所述搅拌壳内部为圆柱状,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所述搅拌壳的内部,所述搅拌桨的旋转轴与所述搅拌壳的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搅拌壳的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均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搅拌桨还连接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的离子交换树脂柱使得浆料和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动态循环流动,促进离子交换和吸附过程的发生,提高了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吸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附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柱。
背景技术
水溶性聚噻吩在合成过程中,由于添加了氧化剂、催化剂等无机或有机添加剂,或是聚合的不彻底。在反应结束后,残余的添加剂及单体对于水溶性聚噻吩的电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且难以通过水洗去除,因此需要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多余的杂质。
传统的离子交换树脂包括进料口、出料口、树脂腔体,树脂腔体是静态填装装置,浆料自上而下经过树脂柱,依靠浆料自身的重力流出,去除效率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子交换树脂柱,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包括填充柱和填充在所述填充柱内的树脂,所述填充柱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填充柱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桨和搅拌壳,所述搅拌壳为内部中空的圆柱状壳体,所述搅拌壳内部为中空的圆柱状,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所述搅拌壳的内部,所述搅拌桨的旋转轴与所述搅拌壳的轴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搅拌壳的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均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搅拌桨还连接有驱动电机。
上述离子交换树脂柱在填充柱内设置搅拌桨和搅拌壳,搅拌壳为中空圆柱状且上底面、下底面和侧面设置有通孔,将搅拌桨设置在搅拌壳内部,在搅拌桨工作时,搅拌桨转动带动浆料及交换树脂由搅拌壳上侧面的通孔进入搅拌壳内,从搅拌壳侧面及下底面的通孔流出,使得浆料和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动态循环流动,促进离子交换和吸附过程的发生,提高了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吸附效率。
优选地,所述填充柱为圆柱状,所述填充柱的轴与所述搅拌壳的轴位于同一直线上。
上述离子交换树脂柱使得浆料和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动态循环流动,无死角,提高了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吸附效率。
优选地,所述填充柱设置有真空口,所述真空口连通有抽真空装置。
上述离子交换树脂柱设置真空口和抽真空装置,在进料完毕后抽吸使得填充柱内形成负压,除去气泡,避免气泡对离子树脂交换和吸附的不利影响;在出料后,可抽取除去填充柱内的低沸点杂质,提高离子交换树脂寿命。
优选地,所述抽真空装置为真空泵。
优选地,所述填充柱还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口配合的第一密封盖,所述填充柱还设置有与所述出料口配合的第二密封盖。
优选地,所述填充柱内还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与所述填充柱的轴垂直,所述树脂、搅拌机构和出料口位于所述分流板的同一侧,所述真空口和进料口位于所述分流板的同一侧,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位于所述分流板的两侧。
上述离子交换树脂柱设置分流板,可以将进料和树脂更均匀的分布,而且避免了搅拌机构在搅拌过程中的扰动使得离子树脂和浆料从进料后或者真空口溅出。
优选地,所述填充柱还设置有树脂进口。
上述离子交换树脂柱设置树脂进口,使得被吸附的浆料和树脂分别从不同的入口进入树脂柱。
优选地,所述进料口设置有与所述进料口配合的可拆卸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4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窗
- 下一篇:一种单面胶模切间隙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