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62054.1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5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洪彬;郗帅鹏;张金虎;韩玲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7;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张超杰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组件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电池组件用于电子设备,电池组件包括: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电池保护板和固定膜组件。第一电芯包括第一电芯本体和由第一电芯本体伸出的第一极耳。第二电芯包括第二电芯本体和由第二电芯本体伸出的第二极耳,第二极耳和第一极耳相对设置。电池保护板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连接。固定膜组件用于将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固定于电子设备的电池仓内,固定膜组件包括中部固定膜,覆盖于电池保护板,且与位于电池保护板两侧的部分第一电芯本体和部分第二电芯本体贴合连接。基于固定膜组件的中部固定膜与第一电芯本体和第二电芯本体连接,在抗跌落测试中,能有效保证电池组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多采用电池组件作为供电源,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长时间待机时间的需求,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电芯,以增加电池组件的容量。然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抗跌落等可靠性测试中,多个电芯之间容易发生相对窜动而失效。基于此,有必要将多个电芯牢固连接到一起,以满足抗跌落等可靠性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组件,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池组件包括:
第一电芯,包括第一电芯本体和由所述第一电芯本体伸出的第一极耳;
第二电芯,包括第二电芯本体和由所述第二电芯本体伸出的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和所述第一极耳相对设置;
电池保护板,与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连接;以及
固定膜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固定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仓内,所述固定膜组件包括中部固定膜,覆盖于所述电池保护板,且与位于所述电池保护板两侧的部分所述第一电芯本体和部分所述第二电芯本体贴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部固定膜贴合于所述第一电芯本体的正面和所述第二电芯本体的正面。
可选地,所述中部固定膜包括第一膜基体、多个第一胶条和多个第一胶点;多个所述第一胶条设于所述第一膜基体的边缘,多个所述第一胶点设于所述第一膜基体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固定膜组件还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固定膜和第二固定膜,所述第一固定膜与所述第一电芯本体和所述电池仓贴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膜与所述第二电芯本体和所述电池仓贴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部固定膜包括第一膜基体,所述第一固定膜包括第二膜基体,所述第二固定膜包括第三膜基体,所述第二膜基体和所述第三膜基体连接为一体,且所述第二膜基体的边缘和所述第三膜基体的边缘通过第一虚切线与所述第一膜基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芯本体包括与所述第一极耳所在的侧边连接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固定膜包括第一背部固定膜,和相对设于所述第一背部固定膜的两侧的第一侧部固定膜和第二侧部固定膜,所述第一背部固定膜与所述第一电芯本体的背面和所述电池仓贴合连接,所述第一侧部固定膜与所述第一侧边和部分所述第一电芯本体的正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二侧部固定膜与所述第二侧边和部分所述第一电芯本体的正面贴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膜还包括通过第二虚切线与所述第一背部固定膜的边缘连接的第一提拉膜,所述第一提拉膜贴合于所述第一电芯本体的部分背面和部分正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部固定膜和所述第二侧部固定膜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膜基体的对应区域的多个第二胶条;和/或
所述第一背部固定膜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膜基体的对应区域的多个第二胶点;和/或
所述第一提拉膜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膜基体的对应区域的第三胶条和多个第三胶点,所述第三胶条与所述第一电芯本体的背面粘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2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