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防静电地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55527.5 | 申请日: | 2020-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5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子瑜;唐连江;邵磊;周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森迈地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5/024 | 分类号: | E04F15/024;E04F1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静电 地板 | ||
一种通风防静电地板,包括板体、活动板、底板、通风孔、拉手、吸附垫、加强座、封边胶条和支腿,板体内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部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上设置有通风孔,加强座内设置有通孔,通孔一端与第二凹槽相通,板体四周设置有封边胶条,底板两侧设置有支腿,活动板通过两侧的连接块安装在第二凹槽内部,第二凹槽内部设置的吸附垫可拆卸,吸附垫可以将板体底部的空气在通风孔中流动时可以将其中的水汽进行吸附,底板上设置的加强座,加强座上设置的通孔与第二凹槽相通,在需要放置重量较大的物体时,可以在加强座底端安装指定的支腿,将螺栓在第二凹槽内部的通过穿出与支腿进行连接固定,提高了板体的稳固性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静电地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风防静电地板。
背景技术
所谓静电,就是一种在宏观上暂时停留在某处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也就是说静电现象也分为两种即正静电和负静电。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正静电,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负静电,但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例如北方冬天天气干燥,人体容易带上静电,当接触他人或金属导电体时就会出现放电现象。人会有触电的针刺感,夜间能看到火花,这是化纤衣物与人体摩擦人体带上正静电的原因。静电在生产、生活当中危害严重,且无影无形,又决不可以忽视,如何实用而有效的消除其危害正为当今人所关注,而防止静电最有效的方法是选择好的防静电设备,防静电地板是最有效也是最好的的防静电设备之一,目前为止得到了广泛使用。
例如公开号为“CN201320627560.0”专利名称为:“一种防静电地板”的专利,其公开了“包括表层、导电层以及底层,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表层与导电层之间,以及导电层与底层之间均通过胶水粘接后热压成型,所述导电层由锯末、板边或秸秆经盐酸浸泡、浸胶后,再通过干燥与压合成型,所述导电层的直角边上设有公榫,另一条直角边设有母槽,防静电地板之间采用公榫与母槽的配合进行连接,并采用环保无醛胶高压胶粘牢固”。
但是现有的防静电地板在使用时不能很好的进行通风,导致地板下方会出现潮湿问题,影响设备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通风防静电地板。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风防静电地板,包括板体、活动板、底板、通风孔、拉手、吸附垫、加强座、封边胶条和支腿,所述板体内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部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第二凹槽内部设置有吸附垫,吸附垫可拆卸的放置在第二凹槽内部,所述板体底端设置有底板,底板底端中间设置有加强座,所述加强座内设置有通孔,通孔一端与第二凹槽相通,所述板体四周设置有封边胶条,所述底板两侧设置有支腿,支腿上一端设置有支撑板,另一端设置有底座。
为了实现更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活动板一端两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第二凹槽一端两侧设置有安装口,连接块与安装口相对应,连接块设置在安装口内部。
为了实现更好的防静电,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封边胶条与板体固定连接,封边胶条内部设置有导电丝,导电丝与除静电装置连接。
为了提高活动板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活动板一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与第一凹槽相适配,拉手与第一凹槽可活动连接。
为了提高耐用性,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板体表面和活动板表面上设置有pet贴面层。
为了实现更好的减震,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底板设置为橡胶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森迈地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森迈地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555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