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闭式安全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43627.6 | 申请日: | 2020-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4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嘉;余佳琦;卢亚杰;周轶涛;陈轩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5F1/10 | 分类号: | E05F1/10;E06B3/36;E06B1/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庆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闭 安全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闭式安全门,包括一第一C型门框、一第二C型门框、至少两固定组件和一弹簧组件;第一C型门框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一待安装杆件;第二C型门框与第一C型门框配合形成一矩形框并通过两第一转轴与第一C型门框枢接;弹簧组件包括一固定端、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一弹簧和一弹簧盒;固定端固定于第一C型门框中部,弹簧盒固定于第二C型门框中部;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通过一第二转轴与固定端枢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通过一第三转轴与第一连杆枢接,弹簧固定于弹簧盒内并套接固定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闭式安全门可以在安全门打开后利用弹簧的弹性势能实现自动关闭,解决工人操作疏忽的情况下出现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类安全防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闭式安全门。
背景技术
在工厂中垂直作业平台出入口需要设置安全门保护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安全隐患。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122-4:2016标准中对于安全门有明确规定,要求工业类建筑中所使用的安全门必须符合开门方向向内、易于开启和可自动关闭三项要求。但是国内工厂长时间以来所使用的安全门都是通过插销、门栓等手动方式关门,无法自动关闭。工人作业繁忙,操作过程中一旦有所疏漏就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同时人工手动关门的方式也不符合ISO标准的要求,无法达到出口标准。
弹簧结构是自闭式安全门常用的实现方式,但是国内现有的基于弹簧结构实现自动关门的专利技术普遍存在有弹簧结构裸露在外或位于纵向承重轴上的设计缺陷,在户外长期使用会导致弹簧生锈以及弹簧长期受压影响弹性的问题,降低安全门的使用寿命,提高后期维修维护成本。而进口自闭式安全门单扇报价是国产安全门的四至五倍,成本过高。
在工业生产国际化、全球协作发展建设的当下,工业产品出口需求越来越多。研究一款符合国际标准,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特点的自闭式安全门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闭式安全门,符合国际标准、满足出口要求,可以在安全门打开后利用弹簧的弹性势能实现自动关闭,解决工人操作疏忽的情况下出现的安全隐患;对主要零件弹簧采用半包裹、可拆卸设计,解决现有技术弹簧裸露在外容易生锈的问题,方便后续维修更换,降低使用者维护成本、延长安全门寿命、提高安全门稳定性;在设计中将弹簧结构横向放置,解决现有技术弹簧位于纵向承重轴上受压影响弹性的问题,提高安全门的安全性和实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闭式安全门,包括一第一C型门框、一第二C型门框、至少两固定组件和一弹簧组件;所述第一C型门框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固定于一待安装杆件;所述第二C型门框与所述第一C型门框配合形成一矩形框并通过两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C型门框枢接;所述弹簧组件包括一固定端、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一弹簧和一弹簧盒;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第一C型门框中部,所述弹簧盒固定于所述第二C型门框中部;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通过一第二转轴与所述固定端枢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通过一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杆枢接,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弹簧盒内并套接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
优选地,每一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U型固定件、一固定螺栓和一固定螺母;所述U型固定件的两端形成对应的连接孔并套设于所述待安装杆件和所述第一C型门框外;所述固定螺栓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固定螺栓螺接。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橡胶挡板,所述橡胶挡板固定于所述第二C型门框的外侧中部。
优选地,还包括一橡胶阻尼器,所述橡胶阻尼器连接于所述弹簧盒远离所述第一C型门框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橡胶阻尼器呈圆弧形。
优选地,还包括多根斜杆,所述斜杆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C型门框之间。
优选地,所述斜杆配合呈Z字型。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薄板,所述薄板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C型门框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43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绒布染色机的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全方位切削的铣刀组件





